保住性命断了左臂 医院出招:断臂寄养在腿上

26.10.2015  10:20

   小伙工作中卷入制砖机保住性命断了左臂

  医院出招:断臂寄养在腿上

  断臂“寄养”在小腿上。

  这是不堪卒读的故事  

  固原小伙小高正在干活,胳膊不慎卷进了机器里,一瞬间,就把他的左臂硬生生撕离身体。幸亏抢救及时,小伙捡回一条命,家属悲痛的同时也怀抱希望:能不能保住他的胳膊? 

  当晚,宁夏人民医院为他实施手术,将他的断臂暂时寄养在小腿上。过了危险期,再实施下一步手术,将断臂植回原来的位置,这也是我区首例断臂寄养再植手术。

   机器卷住了他的袖子

  小高今年31岁,固原市黑城镇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在当地一家砖厂打工挣钱。 

  10月21日下午5点左右,小高像往常一样在砖厂机器旁操作,一不小心,衣服袖子卷进了机器里,小高急忙使劲往出拽,可他哪里拽得过机器,小高一声惨叫,左胳膊硬生生被撕离身体…… 

  一起干活的工友吓呆了,赶紧拨打了120,救护车很快赶到现场,将小高送到宁夏人民医院宁南分院(以下简称区医院宁南分院)急救中心。 

  “病人送来时处于休克状态,左上肢离体,大量失血,属于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伤势非常严重。”区医院宁南分院骨科主任白志刚说。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抢救,止血、清创、包扎、输血……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后,小高的伤势稳定了。 

  而此时,小高的妻子刚刚得到消息:“我在地里干农活,他出事的时候大伯在现场,给我打电话,可我手机没电了,等知道消息,人已经送到医院了。”她急急忙忙赶到医院,被告知丈夫没了胳膊,伤心欲绝,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失去胳膊就等于没了劳动力,张女士迫切地恳求:“能不能保住胳膊?

   断臂“寄养”在小腿上

  对于患者家属的诉求,白志刚十分理解,可区医院宁南分院不具备断肢再植的条件。他迅速拨通电话,与宁夏医疗急救中心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负责人赵飞取得联系,交代了患者的伤情与体征,让对方做好接诊的准备。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将小高的断臂清洁干净,冷藏起来。7点30分左右,救护车再次出发,随身配备骨干医生护士,将小高送往银川。 

  当晚11点,小高转诊到宁夏医疗急救中心,赵飞早已做好了准备,迅速安排检查。“伤势确实很重,左臂从肩部开始整个撕掉了,创面特别大,有15~20厘米,创面。这种情况,显然不适合立即实施断臂再植手术,一方面小高的身体虚弱,可能耐受不了再植手术。另一方面,小高的伤口条件很糟糕,污染严重,无法立即再植断臂。 

  思虑再三,赵飞决定将断臂临时种植在患者的小腿上,寄养一段时间,等小高伤口稳定、体征平稳,断肢存活较好时,再考虑实施第二次手术,将寄养的断肢拿下来,种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风险会降低很多,再植成功率也高一些。” 

  取得小高家属的同意后,小高被推进了手术室。经过整整12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了。离开手术室时,小高离体7个多小时的左臂已经安安稳稳地接在右侧小腿上了,颜色由紫黑转红润,柔软温热。

   断肢再植尚属全区首例

  虽然寄养手术成功了,但接下来的7天~10天是术后危险期,小高被安排在ICU严密观察。 

  赵飞坦言,离断的肢体重新栽植到身体上,都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简单来说,离断的肢体失去血液供养,会产生很多腐败有害的物质,重新栽种后,毒素会随着血液循环输到全身,导致肌溶解症以及肝肾功能损伤,且断肢越大,危害也越大。 

  赵飞介绍,这次为小高实施的断臂寄养再植手术在宁夏尚属首例,全国也很少见。虽然没有案例参考,赵飞和他团队仍然对此有信心。

   【科普】为什么寄养在腿上?

  因为人的双腿上分布有两组供血通道:胫前动静脉、胫后动静脉。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其中一组工作,即可维持肢体供血,另一组属于“候补队员”。 

  当需要寄养断肢时,把断肢连接到“候补队员”上,并不会影响整体供血。

   【服务】断肢如何保存?

  1.离体的断指(趾)在常温下可存活6小时左右,在低温下则可保存更长时间。 

  2.将离断肢体用无菌或清洁的敷料包扎好,放入塑料袋内,冬天可直接转送;在炎热的夏天,可将塑料袋放入加盖的容器内,外围加冰块保存。 

  3.不可高温保存离断的肢体。 

  4.不让断肢与冰块直接接触,以防冻伤,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肢。

  记者  沈亚婷  实习生  郭文清  文/图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