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价格

09.05.2016  10:38

  如今,联合办学开分校已成某种趋势,一方面促进了优势教育资源的均衡,另一方面则为地产项目增值提供条件,从而形成教育的价格,值得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一点,教育是不是需要价格?这个答案其实非常明显,只要学校之间有差距,就会形成价格,否则优势的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生源,就无法流动。

  然而,由于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这种价格被隐形化,或者被替代化。于是就形成了过去的择校费,现在的学区房。当然还有暗地里的议价,这个自不必说。

  也就是说,教育的价格,如果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就会促进教育的相对公平,也就是公开的议价,比如与房地产项目的结合。千万不要完全否定它,因为起码你还能有花钱的机会,而不是凭关系,走后门。

  显然,在现阶段教育资源难以公平分配的情况下,公开的价高者得几乎是唯一的相对公平方式。如果单靠政府一方的排他化限制资源,只能滋生灰色渠道,权力寻租和学籍掮客。

  可是,仅靠这种地产项目式的推进,就是长久之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大,等到市场回暖,地产商的动力就会下降,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真正需要做的,应该是塑造更公平更透明的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让优势教育资源有机流动,而不是坐地起价,甚至利用互联网来扩大优势。这才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长期策略。

  在这方面,我们很多老思路已经跟不上现有的形势,甚至还在变相加剧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以此考虑,要让教育的价格和议价公开透明化,从而促进资源的公平透明化,使得每一个群体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教育方式。

  皇甫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