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的那些“尴尬”事儿

19.06.2015  08:37

  6月18日,银川市社会救助管理站通过报纸刊登寻亲启事(详见本报6月18日22版),希望向社会征集线索,为被救助人员找到回家的路。其实,寻亲启事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救助管理站遇到的尴尬,还有些许无奈。

   尴尬一

  部分被救助人员长期无家可归

  当日,银川市社会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马红军向记者介绍,救助站现有42名被救助人员,大多是身体有病或智力不健全的流浪乞讨人员,有些被救助站寄养在医院、养老院或残疾人托养中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提供个人信息,加之没有家属前来寻人,长期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一年下来,42人的治疗、康复和食宿等费用超过100万元,占到民政部每年拨付给该救助站专项救助款的一半以上。

  不过,近段时间,经过救助站不懈努力,终于为其中9人联系到家属,目前他们正等待回家。“42人中,在这里接受救助时间最长的已经1年7个月了。”马红军说,按照相关规定,在救助站接受救助两年的,将由民政部门妥善安置到养老院、敬老院等福利机构。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该救助站先后救助2200多人,其中多数人员被送回安徽、河南、四川、贵州等地的老家。

  “希望剩下的33人能早点回家。”马红军说,寻亲启事刊登后,当天下午就有人从石嘴山打来电话,经核实信息,走失近8个月的张女士也将被家人接回家。

   尴尬二

  职业乞讨者难劝返,有人借救助治病

  马红军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一摞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被救助人员的个人信息、救助情况等。其中一本,记录了他参加救助工作以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心得体会。

  “职业乞讨人员劝返是救助管理中的难点,救助站对他们来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马红军介绍,救助站工作人员曾专门进行过摸底排查,发现银川街头职业乞讨人员中70%是“老面孔”,这些人每月收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对于这些人,救助站只能购票劝送回原籍,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又返回银川乞讨。

  “除了正常的被救助人员外,不少人鱼目混珠、钻空子。”马红军说,在日常救助工作中,他们发现不少人利用救助站无偿救助的原则,通过欺骗、造假等手段,享受救助服务。去年,他们在银川街头救助了一位流浪老人,经医院检查,老人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需接受治疗。于是,救助站按照“先救治,再救助”的原则,将老人送医治疗。后来,工作人员发现,老人在明知自己有病的情况下,故意借求助机会进行治疗。对于这种情况,一经核实会马上拒绝或停止救助。

  6月19日是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银川市社会救助管理站希望市民们能走进救助站,近距离了解救助工作。今后,救助站还将通过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加强与社会互动,为被救助人员寻亲提供便捷通道。(记者 李亮)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