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激发“半边天”新活力

10.09.2018  16:37

  动感的音乐,伴随着欢快的歌声;优雅的舞姿,展示着时代的风采。

  每天清晨,银川市金凤区满春园广场在欢快的广场舞中苏醒,这个广场活跃着11支巾帼文化团队,不仅为500多名广场舞爱好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还传递了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

  是什么让一个社区广场文化活力四射,这与妇联改革激发出的活力分不开。

  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激活了

  满春园广场于2016年专门成立了妇联组织,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3名、执委15名,11支巾帼文化团队负责人全部担任执委。“我是一名老党员,退休以后一直想干点事。乘着妇联改革的东风,我当上妇联执委,主要负责婚姻家庭矛盾调解。能为妇女姐妹服务,我很快乐!”9月2日,在位于该广场西北角的“流动妇女之家”,74岁的苏菊珍老人告诉记者。

  一场革新,可以带来万千新气象。2016年底,《宁夏妇联改革方案》正式印发。自治区妇联在推进改革中,牢牢把握强“三性”、去“四化”、补“四缺”的改革方向,及时制定下发了《宁夏妇联改革任务分解》,各市、县(区)妇联陆续组织换届,硬性规定妇女代表中妇女工作者占比不超过55%,各条战线妇女代表占45%以上,基层优秀代表比例比改革前提高10%。采取兼、挂职模式,吸纳社会各界优秀女性人才进入妇联组织,全区各级妇联挂兼职干部共4634人。

  宁夏妇联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界限,纵向把辖区内所有村 (社区) 妇联组织都纳入到乡镇(街道)妇联组织体系之中,横向把组织覆盖拓展到辖区内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联谊组织中的妇女群众。

  全区244个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覆盖率达100%,实现区域内组织联建、人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共享。同时,将过去村 (社区) 的妇代会普遍改建成村 (社区)妇联, 纵向向下延伸扎根,在自然村、村民小组、社区网格、居民楼栋等妇女生活最小单元建立妇女小组;横向打破户籍限制,向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各类兴趣组织等拓展,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打通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壮大了

  为了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自治区妇联在全区推广基层组织建设“六百四促四提升”工作。“六个百分百”,即:落实乡村两级组织中100%有女性;乡村两级妇联主席100%进乡(镇)党政班子、进村“两委”班子;乡村两级妇联组织100%有工作经费;村妇联主席报酬100%落实;妇女之家100%全覆盖;“一呼百应”工作群100%建立。“四促”,即:促引领、促发展、促和谐、促振兴。“四提升”,即:提升广大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广大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提升广大妇女对妇联娘家的认同度;提升妇联组织自我完善的主动性。

  “以前村里只有一名妇代会主任,根本忙不过来,‘会改联’后,做妇联工作的人多了,经费也有保障了,工作起来很顺手,也更容易出成果。”永宁县闽宁镇妇联主席马巧梅深有感触地说,“会改联”后,村里的妇联工作力量壮大了。目前,银川市所有乡镇(街道)每年不低于4万元的妇联工作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

  石嘴山市妇联充分挖掘各行业优秀妇女人才,将她们吸纳到妇联组织中。石嘴山市委党校副教授吴惠珍当选为石嘴山市妇联执委、兼职副主席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万盛社区兼职副主席以来,充分发挥教学骨干专业优势和执委作用,牵线石嘴山市妇联、市委党校共同创建“吴惠珍家风建设工作室”。

  目前,宁夏妇联改革27项分解任务已全部完成,5个地级市和22个县(市、区)妇联改革方案已全部出台实施,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全面完成,全区2724个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完成率达到100% ,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执委达到4.4万人,比改革前增加近20倍。通过“六百四促四提升”工作,全面构筑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使妇联组织根基夯实、队伍壮大、活力增强。(记者 李志廷 实习生 傅逸 )

全国妇联第三调研组对宁夏基层维权服务工作开展互查调研
  基层维权服务互查调研工作是全国妇联权益部于20妇联
石嘴山市高企培育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石嘴山市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少、规模小、产业覆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