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五个环节 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

12.08.2016  20:38

  平罗县201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以来,依托新型农机服务主体,通过建立水稻、玉米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积极推进农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精量旱穴播、农机植保统防统治、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机械化烘干设施建设和农机信息化服务等五个环节建设,有效促进了全面机械化工作的开展。

  一是上下联动抓推进。以示范县和农机化示范项目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整合项目资金,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抓推进的工作机制。中心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积极为项目筹措经费80余万元,并与承担示范园区各农机作业公司签订相关合同,落实相关奖补政策。农机、农艺等相关专家组成技术指导,直接深入各项目示范区,进村入户,下田指导。同时由农机安全监理站组织骨干技术人员,负责业务培训、安全检查。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期,培训农机驾驶员、操作员292人,发放农机安全资料1200余份,有效推进了农机化项目的实施。

  二是集中用力补短板。为突破瓶颈,补齐短板,破解制约全面全程机械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县农机化中心确定了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为重点,培育发展主体,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促进稳定发展的工作思路,并着力抓好水稻机械旱穴播技术的推广,全县共种植水稻旱穴播3500亩;着力抓好无人机植保示范,召开了全县无人机植保现场演示会,植保面积近10000亩;着力抓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增秸秆收集、打捆机械20余台,小麦打捆面积2.8万亩;着力抓好粮食烘干,撰写了平罗县关于粮食烘干情况的调研报告,制定了《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机械化烘干实施方案》和《2016年粮食烘干设备试验示范及补助项目实施总体方案》,争取烘干机械补助资金80万元,着力抓好机械深松、深翻,争取自治区机械深松、深翻补助资金1200万元,面积30万亩。春季投入机具37台套,完成机深松面积32000亩,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作业面积1200亩,并认真做好了机深松(翻)作业质量和作业面积的监管和核查工作,杜绝虚报面积套取补贴资金的现象发生。

  三是选准主体建样板。重点把新型农机服务主体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一方面坚持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增量提质工程”,按照新型农机服务主体“五有”标准,即“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由明显的综合效益”,通过自身努力,增强实力;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2016年,农机化中心将3个农机作业公司作为重点补贴对象,争取机库棚建设资金75万元,精心挑选优秀的农机作业公司承担机深松项目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

  四是机艺融合探模式。2016年,县农机化中心主动试水,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之路。一是主动与农技部门配合,充分利用高产创建、模式攻关等项目,以合作社为主体,以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为范围,全面实施全程机械化。二是积极整合项目,投资17万元在玉米农机化示范园区实施了井水滴灌项目和盐碱地改良项目,主要用于玉米节水和培肥地力两个薄弱环节。三是在玉米、小麦和水稻全面机械化的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邀请农艺专家共同攻关。四是在主要农作物全面机械化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开展试验示范,如机械选型、精量播种和种植模式等,一直在与农艺专家合作,开展探索和试验。

  五是持续创新促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体,在我县农机化的发展历程中,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在创新服务方式方面,持续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和购机补贴“一站式”服务窗口的管理,延伸了服务功能,拓展了服务领域,建成了一个集窗口服务、机具展示、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基地为一体的平台。在创新发展模式方面,瞄准农业机械化向机械化农业转变的目标,实施了农机手短信平台、机深松面积和质量实时终端监测管理;利用现有的平罗农机化信息网,把精准农业、智能农业引入到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上来。三是创新技术革新,鼓励农机手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导支持他们在现有机具基础上,改造嫁接先进适用技术,大胆创造,研制适合本地作业的高效机具。

  (供稿人:平罗县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  赵俊平                      编辑: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