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渔”兴业精准扶贫的“银川模式”

26.11.2016  11:36

  

  移民群众在中银绒业车间务工,家门口当起产业工人。

  【核心提示】

  “十二五”期间,围绕移民增收致富这一核心,我市开创了产业扶贫、劳务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四位一体”的扶贫开发“银川模式”,精准拔“穷根”。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17.2%下降到2015年的5.1%,同时深度贫困人口由10万人下降到2.7万多人。

  今年7月,在兴庆区月牙湖乡的花卉种植园区里,40多岁的张金燕忙着大半月采摘完了温室里的康乃馨。这次的收获能让她挣到6000多元。张金燕一家是兴庆区生态移民村月牙湖乡滨河村的移民。在月牙湖乡花卉种植园区,像张金燕一样的移民户有100多户,种花可以让他们户均增收2万元~3万元。

  2012年6月,海真花和丈夫苏治宝带着4个子女从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迁出,在300多公里外的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安了家。“现在再也不用为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这些问题发愁了。”在采访中,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村民海真花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生态移民后,村子毗邻产业项目基地,她和丈夫在家门口就当上了产业工人挣上了工资,这让全家生活大为改观。

  “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如何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银川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改以往的“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尝试把扶贫工作项目化、移民致富产业化,把工厂建在村头和企业+基地+农民等方式,开创了产业扶贫、劳务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四位一体”的扶贫开发“银川模式”。随着这些措施持续的落实推进,定将开创出银川精准扶贫的新局面,让贫困人群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共同致富奔小康。

  专项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住上了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家门口上班当上了产业工人……银川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围绕移民增收致富这一核心,开创了产业扶贫、劳务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四位一体”的扶贫开发“银川模式”,精准拔“穷根”,使得移民生活实现历史性变化:思想观念较大转变,生存环境极大改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教育医疗水平大幅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银川市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精准滴灌、精准发力、重点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项目。“首要的是大力推进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使移民村发展的红树莓种植、长毛兔养殖、用菌培育、花卉种植等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做到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与建档立卡户绑定。”银川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同时加大互助资金投入力度,实施金融扶贫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市互助资金总量达9980万元,项目覆盖6个县(市)区14个移民乡镇63个移民村,受益群众近1.4万户5.7万人。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银川市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8名市级领导联系8个移民乡镇,5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36个贫困村,全市118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56个移民村。在此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向贫困村精准派驻102名第一书记,驻村帮助开展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着力解决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仅2016年全市社会力量及各帮扶单位共投资帮扶资金及物,折合人民币500万元左右,发挥部门优势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约50万元。

  “设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通过资金扶持类、股债权投资类、贴息贷款类等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发展空壳村摘帽、进一步壮大薄弱村集体收入、发展优势产业项目。”银川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还充分发挥“政企联动”的优势,推进宝丰能源3GW光伏扶贫产业项目及其项目土地上10万亩优质枸杞产业,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进入就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力促移民增收致富。

  移民走出家门就能进工厂

  “做梦也没想到能和城里人一样在工厂上班挣工资!”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村民田彦华感慨地说,搬迁前,在老家的生活模式就是老公在外打工,她在家里照顾孩子老人,整天围着锅台转。搬迁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田彦华说出了生态移民变身为产业工人的深切感受。我市在生态移民中创新模式,转变移民就业方式,把工厂建在村头,实现移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政企合作模式”促进移民就业增收,市、县(区)政府先后拿出资金建厂房、搞基础设施,引进企业投资在生态移民安置区建厂,破解了移民安置区缺少发展后劲的瓶颈,使移民走出家门就可进工厂。

  同时,银川市通过推进“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引进企业(合作社)建基地,引领移民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银川市把“扶贫工作项目化、移民致富产业化”,通过把工厂建在村头和“企业+基地+农民”等方式,使扶贫开发由“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创建生态移民“精准扶贫”模式。

  扶“”又扶“”不再“等靠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群众掌握就业创业技能,是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对此,我市首先从抓技能培训入手,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培训原则,按照移民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划分成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不同的培训班,为移民群众送上培训大餐。

  兴庆区月牙湖乡移民高生玉经过培训后,从一个“土把式”,变成了中银绒业月牙湖针织厂的一名基层管理者。他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彭阳靠种地为生,完全是靠天吃饭。而现在,我一个人的工资比以前全家的收入都高,厂里还给交‘五险一金’咧。

  近年来,银川市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培训,争取自治区和银川市两级扶贫培训资金876万元,重点针对建档立卡户实施红树莓栽培、驾驶、电焊工、电工、阿语翻译、美发美甲、中式面点、月嫂(家政)等工种的技能培训,提升技能,促进创业就业,稳定增收。同时,针对年龄在45岁~60岁的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移民,组织种植、养殖、手工制作、鲜切花等实用技术短期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在教授移民群众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让移民群众开拓了思路,转变了思想。

  42岁的安国泰2013年从彭阳移民至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由于15岁时生病导致右胳膊畸形,他没法干体力活,眼看着其他移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安国泰急在心里。2015年开始,金凤区残联搭乘和顺新村设施果蔬种植园区建设快车,投入29.2万元,打造了贫困残疾人果蔬种植扶贫基地,扶持该村73户残疾人从事果蔬种植。通过积极学习种植技术,安国泰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等、靠、要’是不行的,我现在就靠自己,种一棚吊瓜能收获1750多公斤,咋也能卖1万多元。接着还能种西红柿,也能卖1.5万元左右,今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银川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移民在增收致富中看到了奔头,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一门心思想发展、谋发展,学技能、长本领,想方设法扩大生产,从“让我脱贫”到“我要发展”,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村风民风都有了很大变化。

  深度贫困人口下降到2.7万多人

  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村民王文礼刚搬迁来的时候只有一床铺盖卷,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经过发展,如今他不仅种植6亩葡萄,还买了挖掘机在外揽活,一年收入近10万元。“以前在老家就是种庄稼,靠天吃饭,没有别的出路。现在条件好了,路子多了,只要人勤快,就能脱贫致富,大家都比着干活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永宁县已在全市率先开展精准退出工作第三方评估,并得出结论如下:永全县贫困人口发生率为0.79%,各行政村贫困发生率均在3%以下,贫困村全部达到了“五通八有”的基本条件,6个贫困村符合全区贫困村精准脱贫退出条件。

  永宁县是全市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显示,“十二五”的5年,全市累计投资30.8亿元,调整开发土地45901亩,高标准规划建成了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新村等8个生态移民安置点(共13个村),以及灵武市灵武羊绒园区等13个劳务移民安置点;累计建设移民安置房17956套,搬迁移民16612户71429人。其中生态移民12909户57134人,劳务移民3703户14295人。

  吊庄移民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3458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8949元,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2015年,我市生态移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78元左右,同比增长16%以上。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17.2%下降到2015年的5.1%,深度贫困人口由10万人下降到2.7万多人。

  银川新闻传媒集团 全媒体记者  姬恒飞/文  李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