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泼墨水文章 百湖绕城入画来

06.09.2015  10:56

  阅海湿地美景如画。

  漫步艾依河畔,但见碧波荡漾、绿苇摇曳,湖中鸥鹭浅鸣低吟,湖边垂柳随风摇曳,美丽画面令人心醉不已;泛舟阅海之上,放眼千顷蒲苇吐翠,万只水鸟飞鸣,各种景致交相辉映,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而走在刚刚竣工的华雁湖公园,沙滩、泊岸、曲桥、绿树映衬着一湖碧水,秋风吹过湖水泛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景色一样令人陶醉……“塞上湖城”,掀开水做的盖头,多情的眸子羞落一城碧色。 

  水是湖城的“”,这幅美轮美奂的水画卷,不仅承载着银川人对亲水生活的向往,更体现出一座西北内陆城市刚直坚韧的城市品格。随着一个个水生态工程的完成,构成了一幅“湖在城中、城在湖中”的绮丽画卷……有山有水之地,宜居之所,心向往之。

   重现“七十二连湖”湖泊湿地达5.3万公顷

  银川,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可谓“银川自古水抱城”。在历史的记忆里,银川是一个湖天相接的地方。早在唐、宋时期,银川就有“七十二连湖”之称,形成了“月湖夕照”“汉渠春涨”“连湖渔歌”“南塘雨霁”等湖泊景观,成为当时的西北名胜,引发了许多文人雅士歌颂吟咏。 

  然而,一度时间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迅速扩展,围湖造田、填湖盖楼,使得“七十二连湖”逐渐萎缩,使其抵御洪水、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保障河湖健康等功能随之弱化,给银川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对此,银川市自2002年拉开水系整治、河湖连通、湿地修复保护的序幕,10余年间,先后实施了鸣翠湖、阅海和黄河湿地国家重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艾依河连通工程,城市东南部水系整治、南部水系整治、北部水系整治工程,以及永宁西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程,对七子连湖、大雁湖、华雁湖等20多个主要湖泊进行整治,形成了河、湖、沟、渠、库、湿地交织贯通的区域性水资源调控体系和城市水环境生态圈,重现“七十二连湖”的生态景观。 

  “最新普查结果显示,银川市有湖泊湿地面积5.3万公顷。全市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近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20多个,水系水域面积占到了城市规划面积的10%,这在我国西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银川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建立自豪地说,湿地植物约190多种,湿地野生动物150多种,近年来,此前从未见过的孟加拉海鸥和地中海白天鹅也出现在阅海湖面。而且,目前银川市已有鸣翠湖、阅海、黄沙古渡、宝湖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拥有1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艾依河,银川湿地还是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已发现野生鸟类239种。银川市也由此成为水利部首批45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

   水生态修复绘就塞上湖城壮景

  当一水碧绿从城市的“胸膛”上流过时,人们的眼睛顿觉清凉了许多。这就是艾依河,在银川水生态修复建设中绕不开的浓墨重彩一笔。 

  实际上,艾依河这带有浓浓江南诗意的艾依河却源自于现实矛盾激发的灵感。“天下黄河富宁夏。”多年来,宁夏引黄灌区沟水和洪水直接排入黄河,未能有效利用。如何充分利用沟水、洪水和湖泊湿地资源,通过水工程,营造水环境,改善水生态? 

  正是在此背景下,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新理念,自治区和银川市决定恢复昔日沟渠纵横、阡陌交错、湖泊棋布的银川平原局部的浩渺水势。艾依河便肩负起集沟道整治、防洪排水、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为一体的自治区重点水利、“亲水”工程,是银川市防洪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艾依河自永宁唐徕渠永家湖退水闸至石嘴山入黄河口段,总长129公里,控制排水面积160万亩,沿途连接永家湖、七子连湖、华雁湖、西湖、阅海、北塔湖、沙湖等湖泊湿地共5万余亩。“艾依河的建设,既疏导了唐徕渠和西干渠停水后的渠道积水,有效地保护了渠道工程,又接引了贺兰山各拦洪库的洪水和沿途的农田排水,实现洪水、沟水、渠水的再利用。”张建立介绍,艾依河为改善沟道水质、调解周边地下水位、提高城市防洪排水标准,保障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统计,艾依河中及两岸有自然植物114种、鸟类107种。如今,艾依河鱼多了、鸟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正如艾依河碑记所言:"可谓串沟渠而成大势,引浩水而贯百川,畅银川平原之血脉,成塞上湖城之壮景,福近百万之土地,益数百万之群众。"很难想象,一座城市和一条河流有着如此紧密而不同寻常的联系,而这些正无以复加地印证着,银川对浩然之水的渴求和梦想。

   河湖岸线景观带成市民休闲新空间

  “每年春天天热了后,我特别喜欢沿着这条步道上班,或者下班后散步。”家住金凤区紫云华庭小区的金筱丹女士告诉记者,沿着艾依河景观道,看着一路的绿水红花,步行上班都觉得是件特惬意的事儿。 

  艾依河贯通后,银川市近年来进一步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配套建设栈道、亲水平台、慢行道等设施,全力打造水、岸、路、桥、岛、绿、景浑然一体的滨水景观长廊,为市民提供亲水、近水、休闲、运动的好去处,从而使艾依河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新空间,受到市民的热捧。青草、阳光,碧波荡漾的湖水,艾伊河万寿路至正源街南北路段风景如画——复古色的亲水木栈广场可以小憩,1.5公里的陶瓷颗粒跑道运动正好,树形优美的云杉、樟子松、白蜡到处都是。“这里有点江南的味道!”在艾伊河水系景观公园里晨练的夏恭友老人感叹道。

  记者从银川水务局了解到,艾依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近年来陆续完成悦海宾馆段、万寿路至正源街北岸段等工程。景观提升后,建设有木栈道、塑胶跑道等慢游设施,还建成休闲活动区7个、嬉水广场1个给市民提供了休闲、慢游的亲水空间,改善了区域生态宜居环境,周边的多个小区住户因此受益。 

  除了艾依河岸线提升景观带外,银川市区的湖泊水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提升了景观,更是打造成为了市民休闲公园。刚刚竣工开放的华雁湖在满足市民生活、休闲、运动方面重点着墨,在湖沿岸建了设置了沙滩广场、运动广场、环湖慢行道等,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融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精神陶冶为一体的美丽公园。同样,在陈家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利用湖岸绿化带与居民区间狭长地形打造小微植物园、山水园、休闲园及配套公共设施,使其成为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

   人水和谐良好生态是第一民生工程

  水与城,水与人,如何和谐共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第一民生工程!”银川市对此决策。 

  碧水蓝天,鸥鸟翱翔。银川市区南部的永二干沟旁的徕龙公园,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来到这里,享受碧水蓝天。“改造前的永二干沟,那可真是垃圾遍野、杂草丛生、污浊不堪、臭气熏天。”家住附近的居民对永二干沟从“龙须沟”变为公园,那是最有切身感受了。节污、清淤、挖沟、砌护……2013年5月下旬银川市对永二干沟展开治理,经过3个多月的彻底整治,昔日的永二干沟华丽转身,成为市民运动休闲的徕龙公园。 

  永二干沟是银川市进行水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银川采取清淤整治、截污治污、绿化美化、景观提升等措施,先后综合治理了永二干沟、第二排水沟、四二干沟等30公里沟道,使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龙须沟”变身为水清岸绿、群众休闲的景观河,改善了沟道沿线12.6万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成为全区龙须沟治理的样板。 

  “我们计划从2015年到2017年,利用3年时间,完成西大沟、银新干沟、干二支沟等12条94公里‘龙须沟’的治理,彻底解决沟水污染、环境恶化问题,全面提高沟道排水能力,提升沟道沿线环境。”银川市水务局局长杨凯臻介绍。 

  与此同时,银川市还结合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实施水洞沟综合治理工程,使滨河新区风力、水力综合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每年没平方公里3400吨下降到800吨,年均减少水土流失量21万吨,年新增保水量65万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平方公里,率先在全区打造集中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典范工程,得到了水利部肯定。 

  另外,随着水系治理,使许多高水位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说起永宁县李俊镇西邵村的环境改善,在永宁县广夏扬水二泵站生活和工作了13年的管理员王勇忠深有体会。他和妻子守候了13年,让夫妇俩没想到的是,如今这里的环境随着永宁西部水系的建设,一切都变得更美了。王勇忠说,以前这边全都是盐碱地,通过水系建设,地下水位降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作物产量也提高了,西部水系的建成给沿线一带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福音。

   百湖绕银川湖城美如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市通过立法的方式加大依法治水、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艾依河银川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鸣翠湖等31处湖泊湿地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保护的决定》,依法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使银川的水更清、天更蓝。 

  对银川水生态文明建设,赵宁强这位与水务工作打了近30年交道的土生土长银川汉子,对银川水生态建设有着切身的感受:“过去的银川有着‘七十二连湖’的美誉,从上世纪60年代湖面面积开始锐减,如今又恢复了当年的景象,但是更让人兴奋的还是近十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水与文明的关系。” 

  银川市在开展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

  建设试点工作中,编制了《银川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据悉,在未来5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银川将建设“一山、一河、一台、一网”的空间水生态网络格局,加强山区水源涵养,维护良好水循环,以现有湖泊湿地格局为基础,系统整合和连通河湖体系,发挥蓄水、防洪、供水、排水、水景观、净化水质(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支撑等综合功能。 

  采访中,记者从银川市水务局了解到,银川将结合“十三五”规划,对全市现有127个湖泊进行连通整治,对城市排水沟道进行综合治理,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百湖绕银川,碧水环城流”盛景。一个“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塞上湖城”不断打开她那秀美的画卷:“湖城百水流,夜航灯如昼。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记者  姬恒飞/文 苏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