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盐池县元华工厂(上)

27.08.2015  14:18

  抗日战争期间,盐池元华工厂是陕甘宁边区一个非常有名的工厂,它在抗战期间发挥的重大作用,受到了毛主席、党中央的关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年来,元华工厂在革命老区人民心中成为永远都不可磨灭的记忆。

   元华工厂建厂背景

  1936年5月,为打破国民党对陕甘苏区的围剿,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红军组成西方野战军开始西征。6月21日,盐池县城解放。其后“盐池县城市革命委员会”、中共盐池县委相继成立,全县上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动群众,斗争恶霸,发展生产,减租减息,积极支援抗日战争,打击马鸿逵军队的侵袭,保卫红色政权。

  1939年国民党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对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严禁法币、粮食、棉花、等生活必需品流入边区,而边区的皮毛、甘草、食盐等土特产品也被阻止输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供给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造成了边区军民缺衣、缺粮、缺油、缺菜、缺纸,战士缺少鞋袜,冬天没有棉被子、缺少越冬服装。面对困难怎么办?党中央、毛主席向全边区人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在边区政府和盐池县委的领导下,全县生产自救的群众运动蓬勃展开,男女老少齐动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40年,处在国民党封锁中的陕甘宁边区,又遇到了严重的旱灾,民食维艰。盐池县政府借大生产运动的东风,动员了300多民工与边区派来的军队一起到盐湖挖盐,运销边区各地及甘宁绥等地,换回小麦、种子、布匹、农具等日用生活资料。军民的生产自救,打破了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封锁,活跃了边区贸易,支援了抗日战争。在这样的形势下,陕甘宁边区盐池县元华工厂诞生了。

   元华工厂建设与发展

  1940年6月,陕甘宁边区组织三边绅士参观团到延安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工厂、学校和商店,盐池县商会会长靳体元受到了很大启发,他萌发了在盐池县办一座工厂的念头。由延安返回后,他向县政府提出了“公私合营办厂、政府提供资金、工具、技术工人帮助”的建议。

  1941年,靳体元被选为盐池县参议会参议长、边区参议员,他辞去了盐池商会会长的职务,悉心筹措办工厂的事。9月,他去延安参加边区参议会。在延安,边区建设厅高自立厅长与靳体元一起分析了在盐池开办工厂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听了党中央关于大办工厂的号召后,靳体元坚定了办工厂的信心,他决定弃商从工,要为边区人民和支援抗战贡献一份力量。他与阎志遵(县长)、孙璞(民政科长)、杨华亭(商务会长)等八名议员联名提交了在盐池开办毛纺织厂的提案,并被通过。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盐池县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工厂诞生了。靳体元以自己名字和杨华亭名字,各取一字,为“元华工厂”起了名,并自任厂长(后经董事会正式委派)。他带头入股,并四处奔波向各方集资,共筹得资金39.84万元,其中边区建设厅、三边盐务局、定边县新塞工厂、盐池县政府等出资28.24万元;群众集资入股11.6万元。元华工厂成立后,得到了边区政府的帮助和支持,12月延安团结工厂派技术员郭云昌带领三名技术工前来支援,并带来两架纺纱机、一架打毛机,折和金额4500元入股。

  万事开头难,办工厂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团结工厂入股的三架机子一时用不上,更不幸的是支援来的三名技术工人,一人煤烟中毒身亡,加之没有找到合适的厂房,致使办工厂的事暂时搁浅。

  1942年2月,靳体元向县委书记萧佐汉汇报了办厂遇到的困难。盐池县委和政府对元华工厂的建设给予极大关注,决定拨出厂房一处,搭起了“元华工厂”的架子,并派孙春山等四名党员干部进厂,加强政府对元华工厂的领导。8月,调整了工厂领导,孙春山任厂长,靳体元任经理。新班子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吸收人员、筹集资金,完善领导机制和生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工厂的经济指标有了大幅提升。厂里设织毯、织袋、毛布三个股,生产人员50多人。主要经营范围:擀毡、织毛口袋、裁绒毯、绒片等。除此,还兼营一些土特产生意,如收购羊毛、羊绒、甘草等等。至年底净得红利21.9万元,制成衣胎4千套,毡帽1万顶等急需物资。(特约撰稿 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