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11.01.2018  11:24
——七谈落实落实再落实

  “三个一以贯之”,最近成为热词。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特别强调“一以贯之”,是因为任何伟大事业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没有一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头儿,是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的。

  政贵有恒。抓落实其实也一样,贵在持之以恒,但也难在持之以恒。

  现实中,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么能把工作落实好呢?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就特别需要领导干部具备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

  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曾在《要甘于做铺垫之事》这篇文章中提到:“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担任总书记后更是一语中的:“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既是愿抓未成之事的执着坚持,是甘当铺路之石的无私奉献,是正视显绩潜绩的宽广胸怀,是“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更是“舍个人小利,谋千秋大利”的高尚品格。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才能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为百姓谋福利。

  相反,实际工作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却事事专注于博取个人名声、图谋职务升迁,时时纠结于“功劳算到谁头上”、纠结于表面光鲜,要么把主要精力放在“花架子”上,不顾客观实际、长远利益和发展全局,为了个人所谓的“政绩”,造成几代人的“包袱”;要么,热衷于“贪多求快”的“大手笔”,能干也干、不能干也干,只看“速度快不快”、不管“质量好不好”,看似一时繁荣,实则涸泽而渔;要么,“新官不理旧账”,对前任留下的问题不管不问、一推了之,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干才能给自己脸上“贴金”,根本不管“人来政改、人走政息”是不是会让事业受损、百姓遭殃……

  这是典型的政绩观出了问题!追根究底,还是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是万万要不得的。

  须知,伟大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几年几十年的事情,而是千秋万代的事业,需要长期延续,要有耐心耐力、持久发力,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像接力赛一样,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扎扎实实把党的各项部署、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须知,一个地区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接续性,如果不尊重发展规律,总想着自己任内一时的功劳,想着“新打锣鼓另开张”,往往就会事与愿违,不仅影响地区的长远发展,最终也很难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

  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才是对历史的负责,对人民的负责,才是真的在抓落实、干事业、谋长远。(执笔:理论评论部 贺姗姗)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