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际羊绒话语权转化为定价权
“羊绒产自中国,但羊绒价格中国人说了不算,定价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自发现羊绒的100多年来,中国人说了不算,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打破这一格局。”
“2014年,中银绒业通过生态园区的投建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提升服务质量,2015年及以后逐步释放产能,随着核心竞争力提升,我们最终目标是掌控羊绒定价权,实现中国人说了算。”
谈起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两会精神,中银绒业董事长李卫东从羊绒发展史说起,总结2014年工作、展望2015年工作、纵论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表现出一个民族企业的充分自信心。
2014年,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中银绒业逆势而上,继续保持着世界羊绒市场份额第一的市场地位,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出口羊绒衫、羊绒纱线排名全国第一位,与欧美很多重要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当中银绒业发展到这个庞大体量的时候,开始“野心勃勃”。李卫东说:“做大做强中银绒业,从话语权转变为定价权,由中国人说了不算到中国人说了算。”
李卫东从羊绒发展史谈起,“从发现羊绒的一百多年来,因为以牺牲环境和劳动力社会保障的低成本无序竞争、初级加工、没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等,导致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外国人掌握了定价权,中国人说了不算,到今天都是如此。”
现在,中银绒业掌控的羊绒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有了话语权,可以影响市场,但不能掌控市场,未来中银通过建立自己的生态纺织园、拥有一流的人才、设备及技术、品牌、专利,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渐把话语权转化为定价权。”
为了驶向新蓝海,生态纺织园建设成为第一跳台,也是未来中银绒业实现二次腾飞的坚实基础。
生态纺织园区是自治区“二号工程”。总投资100亿元,打造涵盖羊绒、羊毛、亚麻等高端天然纤维领域的产品生产基地,使中银绒业从OEM模式逐渐过渡到ODM模式,形成自主品牌加ODM模式,最终建立四季服装自有品牌,实现战略转型。
201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其中21.5亿元用于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纺织设备。年产500万件羊绒衫5个车间全面投产,20梳20纺羊绒纱线、210万件羊绒服饰项目部分生产线投入试生产,220万米羊绒面料、3万锭高支精纺羊毛纱线、3万锭精纺高支特种亚麻纱和1300万码亚麻面料项目进行设备安装。
2015年继续高效推进,力争8月份达产达效。“产能全部释放,可实现产值1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两个过去的中银绒业。”李卫东说。
去年,随着生态纺织园加紧建设,承接东西部产业专业和国际高端制造业的中银绒业,有一个坚强的供应链,此时急需布局自己的销售链,于是,中银绒业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卓文时尚公司。
北京卓文时尚公司是一个轻资产兼有实体销售网络和电商营销网络渠道的贸易商。李卫东说,卓文时尚与中银绒业二者虚实轻重结合,相得益彰,就可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局面。
2014年底,中银绒业完成对卓文时尚并购重组。
2014年是中银绒业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提升服务质量的一年,2015年随着生态纺织园建成达产,逐步释放产能,加上卓文时尚与市场销售对接,“2015年出口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力争实现较大增长”。
李卫东对未来充满信心:“2015年工作又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公司储备量提高,市场占有量提高,就不怕客户不给你订单。未来的中银是一个强大的中银,把话语权转化成定价权,把我们在羊绒行业领域里面的优势转化成必胜的局面,最后就是中国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