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扬尘燃煤和尾气 银川多措并举抓源头

05.06.2015  12:33

  银川市曾在2013年推广工程车辆清洗设备,有效减少渣土车的扬尘。  记者  皇甫世俊  摄

  绿色生活首先需要绿色的环境,为此,本报为大家解读3项生活在银川可能面临的大气污染劲敌。它们源自哪里?面对这些污染环保部门如何应对?

   城市扬尘

  “春有扬尘冬炉旺”。用这句话来形容银川污染物来源最合适不过。2013年,银川市环境保护局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银川市空气进行四季采样,对3000多样本展开颗粒物源解析,破译影响银川蓝天的原因。 

  根据源解析报告,银川市PM2.5(细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源类为城市扬尘、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及二次粒子,其年均分担率为29%、18%、14%和13%。其他尘各单项分担率均低于10%。PM10(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源类为城市扬尘、煤烟尘、土壤风沙尘、机动车尾气尘等一次排放源,其年均分担率分别为42%、14%、14%和9%。

   措施 改造工地给车穿衣

  银川市环境监察支队队长高晓杰说,施工工地、道路、渣土拉运、堆场、麦秸杆、废弃物焚烧等,是造成城市扬尘的原因。 

  2013年,银川全面启动实施蓝天工程,加大各类施工地、道路扬尘等面源污染的监管力度,裸露空地堆场100%遮盖防尘网或喷洒抑尘剂;施工工地100%落实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拉运渣土砂石料的车辆100%封闭遮盖。同时加强道路扬尘控制,主次干道路机扫率达到70%,道路积尘负荷达到国家标准,防止遇风起尘。 

  经过去年一年的整治,90%以上建筑工地出入口安装标准化冲洗设施,4.76万平方米的裸露地面被绿植覆盖。

   燃煤污染

  每年进入冬天,银川的空气质量也面临巨大的考验。尤其是进入采暖期,燃煤排放所造成污染不断增加,燃煤污染成为北方地区不可回避的一大污染元凶。 

  在刚过去的冬天里,银川出现了几个连续的污染天。不少市民仍然能回忆起污染天的情形,空气中漂浮的颗粒物落不下去,散不走,悬浮在空气中,只能“等风来”。户外运动完后,能明显感到喉咙里有东西。

   措施  拆小并大治理茶浴炉

  早在2010年,银川市大小燃煤锅炉有900多台,2012年降至465台,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主要用于单位烧热水或为小企业、小单位供暖。 

  这种燃煤锅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茶浴炉。茶浴炉没有任何除尘设备,燃煤所产生的烟尘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随着时间推移,茶浴炉成了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 

  于是,实施蓝天工程,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成为工作重点。采取“拆小并大”的措施,2014年,拆除锅(茶)炉和土暖炉152台,市区供暖燃煤锅炉数量从2012年的465台减少至2014年底的325台,茶浴炉数量从230台减少至160台,锅炉总台数减少了30%。 

  此外,升级改造脱硫除尘治理设施19台,封闭煤场22座。严查煤质超标、排放超标行为,减轻冬季大气污染负荷。今年计划拆除燃煤锅炉、茶浴炉160台,协助企业使用天然气或接入大型热源,保证来年供暖。

  汽车尾气

  随着近几年银川市民对机动车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80后、90后成为有车一族。“眼看着车越来越多,上下班时段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正源街一个红绿灯能堵十几分钟。”市民小刘成为有车一族后就饱受堵车困扰。不过据他回忆,五六年前,银川堵车并没有这么严重,自行车还是大部分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那时银川天天是蓝天,夏天也没有这么热。 

  随着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也逐渐成为银川空气污染的另一元凶。 

  根据银川市颗粒物源解析报告显示,银川市PM2.5和PM10中,机动车尾气的年均分担率各占14%,也就是说,银川的PM2.5和PM10中,分别有14%来源于机动车尾气。

   措施  分阶段淘汰黄标车

  “在上路行驶的车辆中,黄标车对空气的危害尤为严重。”银川市环保局机动车尾气监察大队队长吴昊介绍,一般来说,2000年7月1日前注册的化油器型汽油车和2008年7月1日前注册的柴油车均属于黄标车。一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约为一辆国一标准汽车的5倍、国二标准汽车的7倍、国三标准汽车的14倍、国四标准汽车的20倍,对空气污染极大。 

  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分阶段淘汰全部黄标车,是蓝天工程银川淘汰黄标车的基本步骤。

  “第三阶段限行区域划分后,银川已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达78平方公里。” 

  目前,银川市共有记录在册的黄标车1.7万辆,根据蓝天工程方案,力争在2016年底前全部淘汰。 

  车是自己的,就这么淘汰难免不愿意。面对一些车主这样的顾虑,银川市成立了淘汰黄标车办公室,于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启动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凡是自愿提前申请淘汰黄标车的车主,分别予以4000元至18000元不等的奖励补贴。

  记者  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