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印尼能源合作样板工程

14.08.2015  09:19

  1号、2号、3号三台发电机组分别于6月18日、6月27日、7月31日投产进入商业运行,创造了一月一投产的工程纪录。

  8月11日,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中国和印尼两国嘉宾共同见证中国华电集团印尼巴厘岛一期燃煤电厂项目(以下简称巴厘岛电厂项目)竣工投产仪式。究竟是怎样一个中国建设项目既让印尼政府满意、又让当地百姓获益?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注重环保——

  为当地发展提供优质能源

  巴厘岛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每年有1000多万人次的游客到访。这给电力供应提出了新要求,而巴厘岛目前主要依赖外岛输电和燃油发电。

  巴厘岛电厂项目位于巴厘岛北部,北临爪哇海,距巴厘省会城市登巴萨约150公里。一期工程建设有三台142兆瓦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并留有再扩建两台300兆瓦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场地,总容量426兆瓦,将满足全岛40%的用电需求,为当地提供稳定、可靠、集约的电力解决方案,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巴厘岛的电力短缺难题。

  走进电厂,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公园中。在电厂公共区域中央,一排金色标语格外醒目——“打造样板工程锤炼过硬队伍树立华电品牌展现祖国形象”。巴厘岛电厂项目组认为,该项目是一次倾注十年海外经验的品牌探索,是一个汇聚多方力量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是一个将创新思维和绿色理念融入当地文化的优质工程。

  项目公司印尼巴厘通用能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拯告诉本报记者,由于该项目位于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保护环境是项目建设的重点,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项目建设过程一直秉承建设“绿色环保”工程的目标,从设计到施工运行,都严格遵守环保法规,最大限度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其中,脱硫、烟尘、氮氧化物等排放浓度远低于印尼国家标准。废水集中处理后回收使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力争达到无烟、无尘、无灰的环保目标。项目建设了印尼第一个全封闭的圆形煤场,解决了大型电厂特别是海滨电厂露天煤场对厂区周围的污染。此外,海水取水管线采用了钢沉管方案,对海边地形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大为减少,使取水工程更为环保。

  记者在现场感受到,电厂的很多细节都彰显绿色思维,实现了“景观工程”“优质工程”和“绿色环保工程”的目标。巴厘省省长助理伊·格图特·维加对此大加赞赏,他表示,环保型的能源资源比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为宝贵,巴厘岛下决心停用不环保的发电厂,选择华电最新型的现代环保项目,为印尼发展提供优质能源。

   和谐共处——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口碑

  巴厘岛电厂项目是华电集团迄今已投产的最大海外投资项目。自开工以来,一直得到中印尼两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媒体的充分肯定。

  据了解,该项目是华电自2004年在印尼成功建设并投产的第五个电厂项目。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商务公参王立平介绍称,能源合作是中国印尼双边合作的重要议题,按照两国政府不久前签署的新《合作意向书》,中方已应印尼方要求推荐了华电集团等4家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能源集团,参与新的合作项目。

  中国企业在海外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口碑?巴厘岛电厂项目提供了借鉴经验。巴厘岛电厂项目管理人员对此颇有感触。他们认为,努力实现经营管理本土化、融入当地社会、与周边村民和谐共处,是中企海外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经验。华电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严格遵守印尼有关劳工和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当地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改善当地收入结构,带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据介绍,该项目为当地提供了几千个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员工平均工资的年涨幅约在15%—30%,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华电仅在2014年就为当地员工提供了23次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工程建设专业人才,在为印尼未来自主开发相关产业奠定重要人力资源基础的同时,也增强了当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此外,项目还积极适应当地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在厂区内专门建立了供员工祷告的清真寺,充分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项目还始终贯彻“互惠双赢、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体系,积极参与当地的教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捐资支持当地3所学校的设施改善、修建清真寺。

  巴厘岛电厂项目凝聚了中印尼两国合作团队的智慧和汗水,900多天的辛勤作业,终于换来了值得骄傲的、高质量的电站。华电集团董事长李庆奎在当天的投产仪式上说,华电巴厘岛电厂的投产运营,不仅顺应中国政府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也充分契合印尼“海洋强国”的发展思路。

  (本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8月13日电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席来旺)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