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我区渔业领跑西北

07.07.2017  09:13

  近年来,我区渔业立足资源条件,坚持走“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全区渔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与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2016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5万亩、水产品产量17.5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3.5亿元,从业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00元;水产品产量占西北五省总量的三分之一,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连续多年居西北第一。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一是依托引黄灌区标准化池塘建设,着力打造健康养殖主导区。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设施渔业建设工程,配套现代渔业装备,主导区25万亩池塘养殖产量、产值均占到全区90%以上。二是依托沿黄湖泊湿地,着力打造生态渔业建设区。积极开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和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发展生态渔业。三是依托引黄灌区稻田资源,着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和休闲渔业,每年稻渔标准化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场12家,各类休闲渔业场点258家。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创新投入机制。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原则,自治区整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金,综合运用财政直接补贴、贷款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扶持方式,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对基地建设、良种繁育、稻渔生态种养、名优品种养殖、品牌培育、市场销售等环节进行精准扶持。贺兰县、平罗县试点建立生态渔业产业发展基金、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利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信托等新型金融工具,引进金融和社会资本发展渔业。

  三是注重科技支撑,突出集约高效。积极探索建立行政、科技、企业紧密连接的产业推进机制,集成推广先进、实用科学技术,促进渔业提质增效。一是建立“两组一会”工作推进机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了由农牧厅分管厅级领导担任组长、技术专家参加的产业指导组,由首席专家、产业重点县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组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协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科院、上海海洋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建设渔业院士工作站2个。二是实施良种工程。开展黄河鲶、黄河鲤等地方特色品种保种选育,三年累计更换良种亲本4万组,创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1个,“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渔业良种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建成。三是推进“智慧渔业”建设。以贺兰、平罗、青铜峡、沙坡头区等渔业重点县为主,建设集物联网智能养殖、渔业水体环境监控、水产品质量可追溯、鱼病远程诊断、市场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渔业”养殖场点300多家。四是突出发展设施渔业。推进渔业生态高效养殖,池塘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设施温棚养殖、生态净化塘、人工潜流湿地等设施渔业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对虾设施温棚实现一年四季均衡生产;标准设施流水槽每平方米产量达200公斤左右,是传统池塘养殖亩产量的20倍左右;生态净化塘较普通养殖池塘单位节水78.5%;实现宁夏渔业从“地下”转向“地上”的重大突破。

  四是推进生态养殖,打造绿色优质品牌。扶持做特、做精、做靓“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宁夏绿色优质水产品品牌。一是着力培育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区域公用品牌。因水制宜开展鱼类增养殖,以鱼净水,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生态水产品,累计创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5个,认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认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131个,“沙湖大鱼头”已走上国宴,“银川鱼”、“阅海有机鱼”、“腾格里湖鲈鱼”等深受消费者青睐。二是着力培育水产企业自主品牌和产品品牌。发展黄河鲶、黄河鲤、黄河甲鱼等黄河系列土著鱼类大水面生态养殖,培育了广银、华源、天阔、科海等一批生产、流通、饲料加工及休闲渔业龙头企业,打造了“西夏马兰花”、“西部蓝湾虾”、“镇朔湖大闸蟹”等一批知名水产品品牌。三是着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渔业投入品和水产品产地检测,推广使用“宁夏”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二维码,实现水产品全程可追溯,我区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六年保持100%。

  五是发展休闲渔业,促进产业融合。以黄河金岸508公里滨河大道及艾依河、清水河、苦水河沿岸19个“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集中打造“一岸三河”休闲渔业带。先后举办了全国自然水域冰钓赛、全国湖泊垂钓邀请赛、全国休闲旅游垂钓赛和自治区全民健身钓鱼赛、宁夏休闲农业推进年等活动,带动观赏鱼、渔家乐、生态旅游等多种休闲渔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优化配置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把渔业和种植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及渔业科普有机地结合起来,渔业正在由单纯的生产型产业向生态型、旅游文化型产业延伸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