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奇葩遗书:若出意外 向医院索赔不低于30万

13.05.2015  13:53

  原标题:患者奇葩遗书:若出意外  向医院索赔不低于30万

  5月10日,汨罗市人民医院,该医院手术室大门紧闭,时不时有医务人员进出。图/记者陈勇

  如果手术出了事故死亡,必须由院方最低赔偿三十万。这是一名患者在手术前写下的遗书,遗失在手术间后被医护人员捡到。遗书还将未到手的“赔偿金”作了细致的分配。

  5月9日晚上11点33分,医药行业网站@丁香园通过微博发帖称,“你能不后怕吗?很可惜,手术成功了。”两张配图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张微信朋友圈截图上写着:5月8日,岳阳汨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师在手术室,捡到一张手术病人准备的遗书,看完后极度心寒。这位网友感叹,“人啊,急需要治疗的不是你的病,而是你的心。

  一张白纸黑字的遗书上,详细地安排了“身后事”:一、如果手术出了意外事故死亡,必须由院方最低赔偿三十万元。赔偿未到位,尸体坚决不出人民医院大门。二、赔偿到位,先抽三万给老婆做生活开支。除一切费用外,剩余的现款给儿女二人平分。办丧事总费用不超过三万元,不唱戏,不搞乐队,时间不超过5天。

  岳阳汨罗市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蔡岳说,“遗书是真的。”他说,5月8日中午12点左右,手术室8号间完成第三台手术后,有护士打扫卫生时在地上发现这份遗书。至于是谁发布在网络上,蔡岳表示不清楚,但他承认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发布在个人微信朋友圈。

  10日中午,有媒体报道称,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男性老人,做一个膀胱结石的手术。对于这一说法,蔡岳予以否认,“这只是初步的猜测,患者身份还没有得到证实。”不过他说,“5月8日上午三台手术都成功完成了。

   记者向帅实习生谭皓洁

  医院说法:确保患者康复最重要

  遗书为何会出现在手术室?术前为何没交给家人?有不少网友质疑这份遗书的真实性。5月10日下午5点多,蔡岳回应说,“质疑遗书造假,比事件本身更奇葩。

  蔡岳说,患者的身份很容易查到。不过媒体一旦介入,在舆论的压力下,患者的术后康复势必会受到影响,这是医院不愿意看到的,“为了不激化医患矛盾,医院不愿‘找人’。

  蔡岳说,“这封遗书只能说明:医患关系很紧张,相互缺少信任。”他也表示,医院今后还需要加强对手术病人的心理辅导。

  “医护人员看到这样的遗书当然会很心寒。患者可能是担心手术意外死亡,过于担忧焦虑了。”蔡岳说,手术前,医生也跟患者及家属交流过手术的风险,已告知“风险不大”。他说,受现下社会风气影响,不少患者有这种错误认识,“手术失败就要医闹,找医院索赔。事实上,无论大小手术,都是存在风险的。

  蔡岳说,这名患者目前正在术后康复中,医护人员即使知道其身份,“也绝对不会特殊对待,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确保患者康复。”记者向帅

  【网友热议】

  遗书是真的吗?

  @彼岸花之灵:遗书为什么会在手术室出现?@小虫鸣XCM1:如果手术真出意外事故,还指望手术医生将遗书交还家属?

  病的是人心VS防患于未然

  @我叫顺顺子:病的不是身体,而是人心。@请叫我兔兔吧:其实人家手术前真的很害怕的,万一没下手术台一家老小怎么办?@追忆:如果因为一个小手术要命,叫医院赔偿有何之错,患者也是防患于未然。

  多些理性多些信任

  @我是伟大的群主E:理解患者的不安和医生的寒心。医患关系是个需用信任来解的题。@4爷的大腿还是4:多些信任也多些理性吧。合法合理维权,总没错。(记者向帅)

  (来源:红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