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国:以项目推进新产业发展促县域经济“强筋壮骨”

01.03.2016  16:34
 

  ‌徐广国调研灵武市“建设之春”时强调

  以项目推进新产业发展促县域经济“强筋壮骨

  人勤春来早,早春时节,位于黄河之东的灵武市,各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展开。2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来到灵武市,察看了解一季度开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对灵武市“建设之春”工作进行调研,强调要抢抓机遇,全面推进“建设之春”,以项目建设推进新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为银川在全区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作出更大贡献。

  金色港湾项目是临港经济区棚户区改造安置住宅区。“能安置多少户群众?什么时间交工?”在现场,徐广国详细了解这些具体情况。“规划建设458套,今年2月26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项目负责人介绍。了解这些情况后,徐广国嘱咐要在做好安置房建设过程中,注重居民生活习惯,使安置群众既享受到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又能满足他们对生产的需要。针对临港经济区建设,徐广国要求要创新模式,通过ppp等模式开展建设,同时要做好招商和服务工作,实现园区创业发展、资本回报。

  眼下虽然乍暖还寒的早春,但在灵武市郝家桥镇大泉村的温室内,绿油油的韭菜生机盎然。“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日光温室1000亩,目前正在拉运土方。”大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国介绍。“效益好不好?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能达到多少?”徐广国与李建国聊了起来。“去年我们建设55栋温室,全部种植的是韭菜,实现总产值99万元,1亩地收入1万多元,比种10亩玉米都划算。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万元。

  “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徐广国紧接着问道,李建国说,资金有上级的补贴资金,农民再自筹一部分。详细察看了解了大泉村温室生产基地建设发展情况后,徐广国嘱咐要紧密结合当时实际特色,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同时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

  在调研了解灵武市老年活动中心、第二敬老院和灵武市人民医院迁扩建等项目的规划情况后,徐广国强调要统筹从全局出发,注重功能配套和整体环境建设,打造集医疗、保健、养老等为一体的健康产业,达到国际化水平,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徐广国还先后来到307国道拓宽二期工程、灵武市城乡绿化工程下白路绿化项目、灵武市中山街城市集污管网等项目建设现场,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徐广国强调,要以“五大理念”为指引,发挥临港经济区等载体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继续当好全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为银川在全区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作出更大贡献。

  银川市领导周云峰参加了调研。(记者 姬恒飞)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