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的树苗,是一棵一棵看护大的

20.04.2020  16:21

  “,两棵,三棵!

  “好了,背着走吧!

  “闲着呢,再来两棵!

  “老王,你悠着点来,山坡陡着呢。

  “快,快!不要耽误时间了。

  同伴又加了两棵树苗给王志俭,他连背带抱,带着五棵苗子,健步向山坡下走去。

  山坡很陡,种树人细碎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条通往一个个树坑的小路。

  “老王,小心!”伴随着不远处同伴的一声惊呼,王志俭一个趔趄,滑倒坐在山坡上。

  背上背的和手上拿的树苗,完好无损。

  王志俭皱了皱眉头,这一跤摔得有些疼。

  他本可以丢掉手中的树苗,用手支撑一下身体,也不至于摔得那么疼。

  毕竟他50多岁了。

  “苗子金贵着哩,摔不得。”王志俭憨厚地笑了笑,小腿使劲,用力一挺,站了起来,又快速向山坡空着的树坑走去。

  满满一车树苗,停在山腰,十多位农民,散布在山腰间,一棵一棵地种树。

  这是彭阳县孟塬乡高岔村春季植树造林现场。实际上,这个山坡的树木还算是茂盛的,要找到十几位种树的农民,还得费些力气。

  但彭阳人并不满足,还在山坡上见缝插针地种树。

  王志俭把树苗背到半山坡,把五棵树苗一棵一棵地放在挖好的树坑前,开始一棵一棵地种。

  树坑,典型的彭阳标准:“567鱼鳞坑”:长70厘米,宽50厘米,深60厘米。彭阳干部群众在实践中恪守近乎苛刻的技术规范,全力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想想当年飞沙走石风作舞,河枯苗干旱为伴,再看看今天绿色宜居好村落,谁不想为建设美丽家园出把力?”王志俭把树苗端端正正地放到树坑中间,固定好,然后填土,拍平,砌好田埂,退后两步端详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又走向下一个树坑。

  “然后浇上水,三分造七分管,以后还要好好地管护,才能行呢。”王志俭说,这样才能确保成活率在90%以上。

  彭阳干部群众咬定荒山植树播绿,追求高质量,追求高成活率,追求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从苗木选择、树坑大小、培土浇灌到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均严格按程序执行,栽树栽出了成效,栽出了青山绿树。

  不长时间,五棵树苗都种完了,王志俭又快步向停在半山腰的大货车走去,准备再背树苗来种。

  一滴滴汗珠布满在他古铜色的脸庞和额头上。

  “老王,来,休息一会。”同伴黄帅招呼着老王坐在他身边。

  记者正为几位淳朴的栽树农民照相。

  “老王还没给拍呢,不能把老王亏待了。”黄帅调侃说,故意把老王推到前面。

  伴随着几声快门响,老王一脸憨笑。

  稍事休息,老王、黄帅等几位村民又一个一个地背着树苗,一步一步地向山坡上挖好的树坑走去。

  他们这样苦干一天,平均每人挖坑栽树30株,获得补贴200元。

  他们,是彭阳县许许多多植树造林群众中的一员。

  战天斗地,脱贫攻坚,彭阳人把不该下的苦都下了。这些黄土高坡上劳作的身影,按照“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综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配套,乔灌草种植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建设发展之路。每年春秋季节,彭阳县干部群众都会集中到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沟道治理工地上,每一户农家都成为一个生态建设小分队,妇孺齐播绿,夺得千峰翠色来。

  建县30余载,彭阳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增加到现在的28.5%,彭阳的青山,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劳动者,靠“一个窝一棵苗”人工栽种出来的,靠一棵树一棵树呵护出来的。在改造山梁、染绿黄土的壮举中,实干为先不遗余力,任劳任怨生生不息。(记者 宗时风 丁建峰 张 瑛)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