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慧银川“搭上”无人机

16.11.2016  15:33
 

  当智慧银川“搭上”无人机

  ——智慧城市惠民故事在身边之六

  时间:9月12日

  地点:银川市上空

  人物:西通集团无人机飞行员王侃、技术员张琳莉

  事件:智慧银川无人机试飞

  “无人机下装有环保吊仓,可以监测到周围的排气温度、排气热流流动方向和排气的成分。”当智慧银川“搭上”无人机,西部(银川)通用航空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人机事业部部长王侃,成了智慧银川无人机飞行第一人。

  9月12日下午,风轻云淡。王侃清楚地记得,这是一个无人机飞行的绝好天气。带上无人机、带好环保吊仓设备,王侃同技术员张琳莉一起开始了智慧银川无人机飞行的第一次探空试验。

  9月的银川花博园披绿染翠,色彩斑斓的美景在王侃手上的接收器里清晰呈现。“花博园的大气数据非常稳定,数据接收顺利!”测试完大气数据、可见光、红外热成像三项功能后已是下午6时,王侃和张琳莉又来到了位于金凤区的一家热电厂。

  架设好环保吊仓,无人机就可以实时传回热电厂排放气体的情况。排放是否超标、是否污染环境,这些数据经过专业分析后,可以帮助环保部门作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决策。

  当无人机飞到该热电厂上100米高空时,接收器上显现出蓝色、红色、绿色的热流飘动,显示屏上显示此时的热流温度已达到38℃,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成分逐一被探测清楚。一边观察无人机通讯状况,一边估算着无人机飞行的高空环境,虽然王侃已是一名非常有经验的“飞行员”,但带着环保吊仓飞行还是第一次。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紧张。

  “一旦错误估算了无人机的飞行环境,有可能会引发坠机,无人机损伤不说,高速旋转的桨翼也会划伤地面的行人。”王侃非常小心,在一旁做服务工作的张琳莉随时观察周围的飞行环境,为王侃试飞护航。

  就在此时,不少居民围了过来。“这是什么东西?”“这是航模吗?”“这能飞多久,飞多远,飞多高?”“它能用来干什么?”……面对好奇的居民,张琳莉耐心解释着。居民们感慨着智能设施的先进,也期待着无人机拍摄数据能尽早实现到智慧应用上。

  通过无人机飞行,将现场的实时画面及数据传到地面接收器,再将数据传到银川智慧城市无人机管理系统。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未来将会把无人机数据服务,推送至城管、公安、环保、农业、规划等政府部门,为其提供研判决策依据。无人机成了智慧银川的“千里眼”,而获取无人机数据的王侃则成了掌控“千里眼”的第一批技术人员。

  智慧银川“搭上”无人机,可以在基础设施、精准农业、环保、物流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目前,银川智慧城市无人机管理系统已进入验收阶段。第一次为银川智慧城市无人机管理系统试飞,让王侃记忆深刻。未来,他所热爱的无人机将在银川大有作为。(记者 陈玲)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