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人的“俭”与“奢”

31.08.2015  10:48

   近几个月,中宁县宁安镇古城村“当家人”党支部书记王兴忠都在操心一件事儿——为村里的老人们“加餐”。近日,这件事终于有眉目了。


  今年7月初,古城村的“老饭桌”正式“开张”,村内20多位老人先后前来“搭伙”。“一顿饭只花四五块钱,还省去了做饭刷碗的麻烦,‘老饭桌’好着哩!”被问及吃“老饭桌”的缘由时,王加斌老人咂巴着嘴说。

  

  老人们的夸赞让王兴忠动了“加餐”的念头:村里的“老饭桌”只限于午餐,如果还能提供晚餐的话,老人们就更方便了。

  

  但王兴忠却不准备从村集体里拿这笔钱。

  

  原来,出于关爱老年人的考虑,古城村“老饭桌”餐费维持在食材成本价水平,人工、液化气等费用都由村集体贴补,已属“折本”经营,如要“加餐”,村集体贴补更多。于是,王兴忠动起了“拉赞助”的心思。最终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王兴忠争取到当地一家企业的冠名赞助——每年给予古城村老饭桌2万至3万元或价值相当的米面油。过两天,古城村将和该企业举行赞助签约仪式,这使得王兴忠距离自己的“加餐”梦更近了一步。

  

  其实,王兴忠原本不必为这区区两万元大费周折,古城村的“家底”可不薄——前些年,因拆迁缘故村集体曾获得100多万元的补偿款,但是他却不愿轻易动用这笔钱款,用他的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王兴忠时常对人念叨:“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即便再节省,拆迁补偿款总有花到头的时候,到时候还怎么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

  

  古城村村头有一块50亩的盐碱地,不长庄稼只长草,却毗邻县城,地理位置极佳。为两三万元钱都斤斤计较的王兴忠,今年以来却多次和村里的其他负责人商议,把100多万元的村集体“老底”都拿出来,用以开发这块盐碱地,使村集体收入“细水长流”。

  

  “该省不省,多花一元都嫌多;图谋发展,投资百万都嫌少。”王兴忠对村民们解释。

  

  项目盈利如何,如今尚不可知。但村民们却对他们这位富有远见的“当家人”相当有信心,相信这次同以往一样不会让他们失望。(记者 杜晓星)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