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鹏:身残志坚创业圆梦

22.04.2016  11:46
 

 

  张尔鹏正在进行印章刻制。

  12岁时因事故小腿截肢,32岁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公司里有5名与他有着同样经历的合伙人,一枚小小的印章承载着他们的创业梦,如今公司已经拥有200多名稳定的客户。已经43岁的张尔鹏和他的伙伴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依旧步履不停,一路前行。

  用一条腿“”了十年业务

  “19岁时在银川印章公司做了学徒工,一干就是10年。当时年轻要强,规定1年出徒,我三个月就出徒了。”张尔鹏告诉记者,正当他技术越来越精湛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事。

  “公司成立业务科,领导让我去跑业务,跑业务是要跑路的,我怎么跑?”尽管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但张尔鹏开始了“跑业务”生涯。十多年前,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还没有电梯,张尔鹏只能一层一层地爬楼梯。“有一次去一家单位找领导谈业务,领导的办公室在12楼,单位电梯碰巧坏了,想着答应人家的时间快到了,就扶扶手一口气上到了12楼。”回想起“跑业务”的日子,张尔鹏至今还感叹不已。

  “10年‘跑业务’生涯让我学会了怎么和人打交道,怎么定价格,当客户提出个性化需求的时候怎么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些都为自己创业积累了经验。”张尔鹏说。

  想客户所想帮客户省事

  2011年,有技术、有客源的张尔鹏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张尔鹏和老同事一同建立了银川方圆印章有限公司,公司刚开业面临着资金、客源、人工等各方面的问题,开业后,“跑业务”成了公司最重要的工作。

  “当时,从一个朋友那得到一个消息,自治区邮政管理局要进行改制,可能需要重新刻制一批印章。我便去登门拜访,想要做成这笔业务。”张尔鹏说。通过从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比较,最终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同意合作,这单业务让张尔鹏获得了5万多元的收入,打开了公司的局面。慢慢的,张尔鹏和200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采访中,张尔鹏拿起手边的印章向记者介绍:“你看这枚章和普通的印章不一样,设计非常科学。平时拿起一枚印章都要先翻过来看一看,别给盖反喽。而我手里这枚章它有可视窗,直接就能看到印章上的字是怎么排列的。”这是张尔鹏之所以会获得成功的一个小细节,那就是不断引入新产品,想客户所想,帮客户省事。

  将“短板”变长处对未来充满信心

  “以前刻一个章平均需要40分钟到1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不到10分钟。在产品、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有用真诚服务才能赢得客户信任。

  张尔鹏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家事业单位,需要一枚个人名章。这样的一枚章最便宜的10元钱,由于客人要得急,很快刻好送到这家单位。张尔鹏笑着说:“一趟十几公里,打车钱都比章子贵,就是这样一枚章、一枚章的生意让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客户。

  “团队每个人都能接待客户、刻章、做售后,就好像一家人。”采访中,张尔鹏这样形容他的团队,尽管与常人有别,但是他们把自己的“短板”变成了自己的长处,磨难的经历让他们更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做事更有韧性,更加珍惜工作的机会。

  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张尔鹏的团队也面临着客户减少、营业额下降等方面的考验。“目前在不断改进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现在还开了一家分店,计划吸引有这方面爱好、特长的残疾朋友加入。”对未来的发展,张尔鹏和他的团队充满了信心。

  创业心语:真诚服务才能赢得客户信任。(记者 王一平 文/图)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