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40年家庭日常开销的泛黄账本 看到生活大变化

03.12.2018  12:52

  “女儿是我的宝贝,老妈是我的宝贝……账本也是我的宝贝。”银川市民宓丽娜有笔财富——记录着近40年家庭柴米油盐日常开销的账本。这些泛黄的账本真实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来,银川市民的生活变化。

  1977年,宓丽娜成为一名建筑工人,次年幸运地参与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献礼工程贺兰山宾馆的建设。“1978年,我每月工资21元。

  1985年,宓丽娜结婚了,那时每月工资200多元。由于丈夫没有工作,家庭收入不稳定,宓丽娜决定把每天的花销记录下来,收入多少、开支多少心里有数。这一记就是33年,虽如今吃喝不愁,但记账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

  “醋一斤0.08元,羊肉一斤0.67元,面粉一斤0.16元”。刚开始,宓丽娜随手记在台历上,随着日常生活开销项目越来越多,台历明显不够用,她改用大本子记。

  2015年1月1日:肉22元,韭菜6元,胡萝卜1.1元,豆皮2元……

  2016年1月1日:肉105元,带鱼31元,橙子11.8元,胡萝卜2.9元……

  一本、两本、三本……宓丽娜将家里每笔收支都记录下来,小到4分钱买半斤醋,大到女儿结婚花费10多万元。

  33年,宓丽娜的记账本越来越多,床底下两个大箱子全是账本。“时不时,我就翻一翻,看看以前都买了啥,钱都花哪了。”宓丽娜笑道。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贫富的重要参数。改革开放40年,通过宓丽娜的记账本,可以明显看出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1985年,她家的食品、日用必需品开支占主要地位,服饰等消费开支占比很小,恩格尔系数高达80%以上,处于“较贫困”状态。“那时改革开放不久,人们消费观念还没改变,而且由于工资低,买衣服买鞋都很少。像我家,一家三口的毛衣毛裤基本都是我织的。”宓丽娜说。

  她记忆最深的是结婚时需要买一台电视机,丈夫一家四处找“侨汇券”,又凑了1860元买了一台进口彩色电视机。“改革开放初期,电视、冰箱等大电器基本都要进口,必须有‘侨汇券’,而且特别不容易买到。

  1988年,宓丽娜花30多元买了一双全皮女鞋,“那时,穿全皮皮鞋很时髦”。1997年,宓丽娜犹豫了几天,花210多元买了一双靴子,“很贵,有点奢侈”。2010年,宓丽娜花1300元买了一双靴子,“这不算太贵”!

  慢慢的,宓丽娜家的恩格尔系数降到30%左右,已达到“富足标准”。

  宓丽娜一家的消费变化,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逐渐繁荣,以及群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见证。“我以后还要继续记,看着账本里自家的变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宓丽娜笑道。(记者 杨超 乔素华)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