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海原 我们在行动

31.12.2014  12:25

———海原大县城建设走笔

 

位于海原县中部的海原县城,古称洒水平,元代称海喇都。1920年,海原县发生了8.5级大地震,县城被夷为平地。1923年重建。20世纪70年代,海原县城进行了扩建。

回眸历史,海原县城———这座位于宁夏中南部的古城,在岁月的轮回中改变着,在磨难与挫折中前行着,在西北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奋进着。

是历史造就了海原县城,还是海原县城书写了历史,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的海原县城,在“四个海原”建设中开始容光焕发,开始改变、提升、完善和彰显特色美。

由于众多原因,与周边县(区)相比,海原县城建设略显滞后,但海原并不气馁。

慢人半拍,当百倍努力。

自大县城建设以来,海原县投资10.5亿元,在县城实施了道路给排水、水源地及供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保障性住房、集污管网、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厂、海盛国际和粮鑫住宅小区、海原回中迁建、海原四中、海原五小、海原幼儿园、海原一小扩建、计生服务楼、劳动就业中心等19个建设项目,使县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日趋健全,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规划引领、彰显特色、生态优先、产城融合、改造提升”的总体思路,海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完成了县城总体设计,规划面积由原来的8.8平方公里调整到14.5平方公里。空间结构上形成“两轴”(政府东西街、北坪建设路)、“三心”以人民广场为核心的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城北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及城南旅游服务中心、“五区域”(城北行政服务区、城中综合商业区、城东南文化体育休闲区、城西特色产业区和回乡居落风貌区)。以生态绿化景观、伊斯兰建筑风格、回族风俗风情、历史文化传承等四个方面融汇体现海原县城的特色风貌;形态上以绿化为衬托,以伊斯兰建筑为点缀,突出清真寺地标性建筑,色调上以绿色(绿地)为底色,使用灰、白、赭三大城市主色调,体现回族风情特色,展现伊斯兰建筑风格。

与此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海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重点实施了旧城(棚户区)改造,完成房屋征收2100户,土地征收6000亩;开工建设安置小区2个,面积35万平方米(目前,育才安置区开工34栋,12栋完成2层封顶,11栋完成1层封顶,17栋正在基础施工,文昌安置小区开工45栋,11栋完成五层封顶,20栋完成四层封顶,14栋完成三层封顶),计划于2015年8月完工入住;建设文昌路、华山路、中静路、北坪路、政府西街延伸段等“四纵三横”道路工程,目前完成粗油路面铺设,使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按照打造宜居县城的标准,改造建设政府南北街24幢既有建筑外立面,打造伊斯兰风格民族风情一条街。新建“四绿地两广场”(城市森林公园、南苑公园、海城公园、西河坡地绿化和人民广场、文体广场)和“四园两场两市场”(汽修汽配园、仓储加工园、全民创业园、文化产业园,清真牛羊肉加工场、大型停车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活畜交易市场)项目工程。目前,南苑公园已建成投入使用,民族风情一条街初现端倪,其他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33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利民小区等4个老旧住宅小区1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海原回中完成迁建,海原县人民医院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通过几年不断建设,县城面积由过去的3.4平方公里扩展到7.7平方公里,全县城镇人口达到7万人,县城绿化覆盖率由13%提高到20%,集中供热覆盖率由65%提高到85%,供水普及率由75%提高到90%,排水普及率由66%提高到85%,全县城市化水平由23.6%提高到32%,县城日供水能力达1.2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达0.9万吨。

不过,这才是海原县城建设管理向“打造成为人文气息浓厚、民族特色彰显、建筑风格独特、功能布局合理、城乡环境舒适的花儿故乡”目标迈进的开始。我们相信,随着大县城建设的深入推进,不久的将来,一座美丽、舒适惬意、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海原县城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通讯员 杨忠栋 罗玉林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