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老年活动中心出资买服务社会

21.10.2015  13:20

   政府建老年活动中心出资买服务社会组织寻求盈利点长久坚持

  社区养老探新路

  安享晚年。记者 屈晓飞 摄

  作为银川市城镇化率最高的区,金凤区老年人口增多,养老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有限的养老院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加上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成了现如今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今年,金凤区打造10个老年活动中心、5个老饭桌,引入社会组织管理,不断探索养老管理模式。 

  引入社会组织接管后,如何能在现有模式上寻找利益突破口,形成良性运转,让社区养老长久维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这考验着经营者和政府管理者。

  现状 有限的养老院不能满足需求

  根据金凤区老龄办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有5.16万人,空巢老人15183人;失能老年人403人;半失能老年人2513人;残疾老人1011人。“老年人口增多,养老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有限的养老院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加上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必然成为趋势。”金凤区老龄办主任丁惠荣说。

   1社区养老越来越受欢

  金凤区银新北苑社区老人助餐点是今年5月从银川市移交到金凤区管辖的老饭桌之一。管理权下放到县区后,金凤区政府进行招标,引入一家名为宁居通的社会组织经营。 

  早上十点,老饭桌配餐师傅们已经忙碌起来,刚出锅的菜还冒着热气。“现在有订餐送餐需求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子女顾不过来,那些不想做饭或没有能力做饭的老人就由我们送餐。”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说,刚接手时每天送十几份餐,现在每天能送一百多份餐。 

  除了送餐服务,宁居通还负责为有需要的老人买菜、提供家政服务,甚至提供“陪聊”,进行心理疏导。助餐点的楼上是老年活动中心,台球室、麻将室等免费为老年人提供。

   2社区+社会组织

  在金凤区老龄办主任丁惠荣看来,把老年活动中心和老饭桌建起来只是第一步,如何运营才是真正解决居家养老质量的关键。 

  目前,金凤区共打造了40个老年活动中心,其中包括8个日间照料中心,城市老饭桌10个、农村老饭桌5个,还打造了4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40个老年活动中心里,有5家引入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其余由社区代管。福通社区老饭桌就是全部由政府出资运营,公益性质的老饭桌。丁惠荣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老饭桌今年新建了5个,运行经费全部由政府补贴,主要是为了给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实惠。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饭桌的价格比市场价低很多,荤素搭配一餐只要7元钱,每天都有20到30个老人来老饭桌吃饭。福通社区大多是拆迁返还户,子女在外打工,老年人比例极高,5个小区9000多人,一半以上是老年人,平均年龄在57岁。社区老龄化也要求社区养老配套设施必须跟得上。 

  之所以不引入社会组织,是由于客观因素制约,福通社区老饭桌是社区二楼的一间活动室改建的,没有单独的阵地,决定了老饭桌不能对外开放。 

  在丁惠荣看来,是引入社会组织管理还是由社区管理,主要看老年活动中心是否和社区“捆绑”在一起,有单独活动阵地的交由社会组织管理,已经和社区“捆绑”的交由社区。但无论哪种模式,目的都是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服务。

   1老饭桌对外开放寻求盈利

  社区老饭桌由政府全额买单,而引入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的模式如何长久的运营下去,仍然需要很多探索。 

  满城北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金凤区银新北苑老年活动中心一样,都是今年从银川市交金凤区管理,目前由一家名为新天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民间组织经营。硬件设施虽然已基本由银川市政府配备齐全,但接手后的运营仍需民间组织自负盈亏,一些损耗品的替换都需要投入。 

  “中心的棋牌、烤电理疗等全部免费为老年人提供,老饭桌的价格针对老年人和小学生都有优惠,要说单靠这些盈利几乎不可能,不仅不盈利还冒着贴钱的风险。”新天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李春芳说。 

  如何在经营过程中找到利益突破口,李春芳尝试将老饭桌对外开放赚取薄利。“每天来老饭桌吃饭的老人和附近工作的居民基本各占一半,一份炒拉面的对外价格是10元,对老人和小学生有优惠,赚取中间的差价,维持良性运转。”李春芳说,养老产业虽然市场广阔,现阶段仍然需要政府的支持。

   2长期坚持把握市场份额

  有人说,从事养老产业几乎就是在做公益,见效慢,老年人的钱并不好赚,进入又退出的社会组织也不是没有。丁惠荣介绍,去年,就有十几家社会组织退出,照顾老人又苦又累,没盈利是他们选择退出的原因。 

  杨学龙是五里湖畔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负责人,在他看来,养老产业虽然市场广阔,但投资回报的时间比较长。与李春芳一样,杨学龙尝试着与社区卫生室合作,收取低于市场价格的康复理疗费用,让老年人享受更多的服务。同时维持成本运营。 

  在杨学龙看来,想通过经营养老产业获取暴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养老产业见效慢,但市场仍然是有的,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在把握住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

  记者  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