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伤医悲剧,怎怪起媒体来了?

09.05.2016  17:56
  5月8日早晨,许多人的微信和QQ头像,都变成了一条黑丝带的图案。人们以此来纪念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这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于3天前被一男子尾随至家并砍成重伤,在经过长达43个小时的连续抢救后,60岁的陈仲伟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辞世。
  陈仲伟的死,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卫生界,引起激烈反响。网上一张张悲伤的照片,以及用黑丝带作为头像的社交媒体,与其是在诉说着一种悲伤与难过,倒莫如说是在诉说着一种不平与愤懑。医生们的委曲与不安全感,被这一起血腥的极端事件击破。各种与之相关的感叹与吐槽,充斥着朋友圈。
  这段感言,能代表普通医务工作者在这一事件面前的不平感和无力感,颇能引起共鸣。除了对“主流媒体却一片沉默”持保留态度之外,我基本认同这位医生朋友对此事的看法——此类恶劣的伤医事件,对医疗行业的打击和损伤,是不容低估的,其伤害的不仅仅是医师陈仲伟个人及其家属,而是数以百万计的医疗工作者的职业安全感和尊严。
  按传统套路,要反思的,首先又是有待改进的医疗制度。亟需提升的医院安全设施和精神病的公共管理制度,需要反思的还有越来越极端的医患关系,以及在这些事件中起到传播作用的媒体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但冷静下来想想,这终归只是一个极端个案:一颗20年之后变黄的牙引发的血案,是什么样极端的性情的人才能制造出来?一个有着精神病史记录的凶手制造出的惨案,不具备承担起海量反思和总结的价值。无论是此前每有医患冲突大案出现时,不少人高屋建瓴般地对医疗体制讨论,还是普及社会医疗常识,抑或是试图理清医生与患者间“傲慢与偏见式”的关系,都不适用。甚至连追究和严惩行凶者的呼吁都无的放矢,因为作恶者已跳楼身亡。远离这件个案,去寻找原因是缘木求鱼,无助于认清这起悲剧的本质。
  相比而言,仔细研究行凶者这类“持久的妄想症障碍”患者和行为方式,完善医疗单位医生的保安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措施,才是行之有效的防范和解决方式。不要动不动就情绪化地将问题推向无解的大环境上,更不要在愤怒的时候,无差别地四面出击,草木皆兵地胡乱归因。
  目前,一些医学界的自媒体人士,无限悲痛地将这种仇医情绪,归结到媒体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报道上。而部分媒体人,则开始展开反击,就医德医风问题与医者商榷。双方各执一端,激情多于理性,宣泄多于讨论的对话方式,无助于达成共识,甚至还会造成更大的舆情割裂,甚至将讨论导向互泼污水的无解混战中,除了加深彼此的误解和厌憎,没有任何意义。
  不要因为具体的个案,去肯定和否定一个行业,一个族群。相互攻击和谩骂,不能解决当下医疗界存在的问题,甚至无法找出真正的病因。
  陈仲伟医生的遭遇,令人悲愤不已,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实,但在这起事件的探讨中,出现的医生和媒体人间相互攻讦,无疑让整个舆论失焦,从而淹没了理性、建设性的声音。 (曾颖)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