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落入腰包里
3月5日,掀开温棚门帘,映入眼帘的是一垄垄翠绿,满棚的黄瓜点缀在藤蔓中,闪着温润的光泽。
种植户王炳章提着篮子,来回寻找着成熟的黄瓜。还没等摘满筐,已经有人前来选购。
“你的黄瓜不打农药,又脆又嫩,给我来10斤。”过秤、装袋,接过对方递来的35元钱,王炳章心里盘算着,第一茬黄瓜已经有1850元入袋,心里踏实了很多。照此光景,一年大棚收入2.5万元没啥问题。
王炳章采摘温棚黄瓜
4个月前,青铜峡市投资3150万元的邵岗镇同乐移民村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建成,85座现代化大棚齐刷刷拔地而起,园区水电路全通。为了示范引领,该村把31栋温棚委托宁夏福润香农业发展公司经营,通过手把手传授移民熟练掌握技术后,再将大棚交由村民打理。剩下的54栋棚交由村民独立承包经营,目前已经带动上百名移民打工就业。
“村上报名承包大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90户,每棚每年承包费4000元。”大棚只有54栋,这让驻村第一书记洪峰犯了难,最后只得通过抓阄决定大棚的归属,王炳章成为幸运者。
“村上虽然安排我们出外观摩,而且开办了10天种植培训班,但是依然不得要领。”王炳章说,在起垄时,青铜峡市农技站技术员蔡卫国登门指导:“垄宽要保持90厘米、垄高保持在70厘米、株距保持在45厘米,这样最科学,不影响定植。”
“每天要打开大棚风口1小时,让室内温度保持在22℃至24℃左右。”“给黄瓜追肥要用有机肥,这样种出的黄瓜才有口感。”“黄瓜浇水要根据生长阶段,浇水次数各有不同。”在蔡卫国手把手的教导下,王炳章逐步掌握了定植、追肥、浇水等环节的要领。
王炳章把家安在温棚内,除草、搭棚架、掐花,样样精心侍弄,他的黄瓜长势最好。“以前村上没有致富产业,四处打零工,也挣不上几个钱。”王炳章说,现在有了大棚,等于吃上了“定心丸”,再也不需要东奔西跑了。
“一栋温棚设施投入需要十二三万元,自己无论如何也掏不出来。”王炳章说,还是政府的脱贫政策好,以很低的价格承包给村民。定植期间,宁夏顺宝公司无偿捐赠103吨有机肥,给种植户节省近10万元开支。宁夏福润香农业发展公司承诺,种植户生产的蔬菜,公司负责外销。
现在种植户需要种子、有机肥,只要一个电话,立即有供货商送货上门。听说同乐村今年打算新建20栋温棚,这个消息立马在村里炸开了锅。王炳章第一时间找到第一书记洪峰:“无论如何先给我报上名,我要再承包2栋棚。”
“这两天来找我承包温棚的村民把门槛都踩破了,村委会通过认真考虑,等20栋温棚建好后再决定承包方案!”洪峰说。
疫情期间,同乐村种植户把使不完的劲都用在大棚种植上。如今随着第一批黄瓜、番茄、辣椒、西瓜等果蔬上市,价格行情看涨,一份份沉甸甸的收入稳稳落袋,日子更有奔头了。(记者 蒲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