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02.2016  15:22

  2015年11月10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宏观调控思维的变化,从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提高,实现可经济持续发展和升级发展。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认识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过去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路。需求侧主要是指“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决定着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主要是指生产侧,包括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土地、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出增长率中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两个方面,影响和决定着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从供给侧的两个方面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机制,以缓解供给约束和消除供给抑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升级发展。此次,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发生变化,即从过去需求侧改革转变为供给侧改革,从着重强调需求扩张提供动力,转变到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力,其目标是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避免潜在增长率的下滑,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打造经济增长升级版。

  二、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追求GDP规模扩张和高速度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政策来实现,即着重强调扩大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要的,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速逐年下滑,需求管理政策刺激效果不断弱化,并且其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造成经济持续下行的原因,从需求侧分析,一是全球出口增速2010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作为一个依赖外需较强的中国而言,很难独善其身,外贸进出口增速从2008年前年均23%降至2014年9.6%,出口明显弱于同期。二是2011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年轻和廉价的劳动力在不断减少。三是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四是现行需求管理政策造成的副作用非常明显。由于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释放流动性等手段,拉动“三驾马车”来实现经济增长,属于短期刺激政策,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造成了产能过剩、高房价或资产泡沫、地方债务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以及影子银行、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导致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需求不足仅是表象,而供需错配是根本。因此,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去应对,而要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化解。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防止潜在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根本途径。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的问题及其路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抓住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同时通过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来推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前和今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个方面推进。1、优化劳动力配置。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跨部门流动,而且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四是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教育的公平性,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从而提升人力资本。2、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一是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另外,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土地用地供给瓶颈破解,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二是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未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显性成本来改善企业盈利、提升资本回报,即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三是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目前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以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最低的资产周转率、最低的主营收入利润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最大幅下滑。这意味着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最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未来也将是去产能的主要承担者。3、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自主创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一是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便利;针对创新型企业实施税费减免;加快制定创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4、政府推进供给侧改革。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是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二是加速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去产能去杠杆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转型升级和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执笔:沈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