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大专班开学

28.03.2016  13:54

  为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层次,3月26日,银川市首届“农村经济管理”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两个业余大专班正式开班。全市30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将在市委党校的培训下,通过两至四年的学习期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有关规定,此举将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产生积极作用。首届业余大专班将开办5个班,招生300人,学员学完规定课程且考试合格后,即可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目前全市在职村“两委”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4%,在职社区工作者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8%。针对我市村“两委”干部学历普遍偏低,社区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比重不高这一情况,此次开办的两个业余大专班,将结合村(社区)实际工作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设置农村经济学、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党建等16门课程,重点培养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村“两委”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要设置社区工作方法与实务、社区管理信息化、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社会心理学等16门课程,重点培养有技能、善沟通、会管理的职业化社会工作师。      

  参加本届学习的灵武市泾灵北村干部苏富余在村里主管残疾人帮扶、劳务输出和文化建设等工作。

  他表示,将全面系统地学习村务管理的课程,通过自身努力,做一个好学员,真正实现学历、能力双提升,为全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此外,本届培训班还将根据课程需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与江苏华西村、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北方民族大学等开展联合教学。我市将承担业余大专班学费、教材费、外出实训费等培训费用及学员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为村(社区)干部减轻负担。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村(社区)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2012年,市委把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将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遍轮训―遍,并先后依托市委党校、青岛海洋大学等教育培训机构,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进行针对性教育培训。2015年,我市还通过开办多期示范班、提升班、强化班,多维度开阔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视野,全方位提高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