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主任旱塬上播撒希望

19.10.2015  11:25
“小草”主任旱塬上播撒希望 - 宁夏新闻网
来源: www.nxnet.cn


马希丰在田老庄乡阴庄湾村调研。(图片来自网络)
  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日前在北京举行颁奖仪式。该奖项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新闻媒体共同发起,从23个入围候选单位和个人中,评选出10名获奖者。其中,宁夏同心县扶贫办主任马希丰、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分获两奖项,使宁夏成为本奖项获奖数最多的省份。上周,记者走近马希丰,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扶贫故事。
   让群众搬出大山,从根子上拔除贫困
  “我在同心县人大工作时,一次下乡调研,看到山里的群众生活太困难了。那种艰难的程度,是很多城里人不能想象的。当时我就想,要想让这里的群众脱贫致富,首先要搬离大山,到较好的自然环境中去。”提起移民扶贫工作,马希丰缓缓道来。
  同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县委、政府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构想,让群众搬出大山,脱贫致富。2008年4月,马希丰调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生态移民工程指挥部综合部副部长(移民办主任),从此开始移民扶贫工作。
  为让生态移民工作顺利推进,马希丰几乎每天都在乡村走家串户,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7年多来,他跑遍了全县所有自然村,跑报废了两辆车。让马希丰印象最深的是田老庄乡田老庄村的一次搬迁。“搬迁之前,村里张玲两口子用攒了多年的钱刚刚盖起三间房。房子盖好不久,张玲的丈夫遇车祸去世。之后不久,我按县里部署前去动员该村搬迁到平原地区。当时张玲非常痛苦,她不愿离开和丈夫辛苦盖起来的新房。”马希丰回忆说。最终,在县里统一安排下,张玲同意搬迁。新房被铲车推倒的那一瞬间,张玲蹲在房前伤心痛哭,马希丰也流下了眼泪。此后,张玲搬到下马关镇南安村,开了一家小商店,并在附近枸杞园打工。短短几年,她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家里还买了一辆小轿车。不久前,张玲还打电话给马希丰,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在庄园里承包几亩枸杞地。“如果没有马主任,我哪来现在这么好的生活,他是我们的大恩人。”忆及往昔,张玲感激地说。
  7年多来,马希丰动员2.6万户近11万贫困农民搬出大山,走向新生活,并且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如今,在同心县,提起马希丰,总能听到回汉群众发自内心对他的称赞。
   老马走过的地方,留下的都是绿荫
  2008年5月,马希丰的父亲去世,当时他在移民安置工地上忙碌,没能赶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2012年底,其妻因病去世,他将家事处理好后,立即赶赴移民工程一线。
  几年来,马希丰每次到移民安置房工地,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卷尺和一把小锤子,随时测量尺寸,敲打混凝土筑件。50多岁的他常常爬到房顶查看,对质量不合格的房子,毫不留情让施工单位推倒重建,有时甚至亲自动手推墙拆瓦。在他的监督下,完成了全县30多个村部、30多所小学的安置工程建设任务。
  “绿色是代表希望的颜色,我希望群众搬出大山以后,每天出门都能看见绿色,看见今后生活富裕的希望。”在这个信念指引下,每个移民村建成后,马希丰都会带领干部群众在村里种树。几年来,他带领群众栽种了300多万棵树木。有群众称赞道:“老马走过的地方,留下的是一片绿荫。
  马希丰还用“我是小草”的网名,在同心网、新浪博客等处发布移民日记。如今,他的博客更新了1000多万字,点击量超过100万人次,回复达1万多次。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后,他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很激动,也想了很多,第一个想到的是我的父母,他们要是还活着,肯定比我还高兴;第二个想到的是我的爱妻,这份荣誉有她的一半,她对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无私的奉献,我相信在那个世界的她,会和我一样激动。
  今年3月,马希丰出任同心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他提出了“观念+生态+产业=富民”的扶贫工作新思路,确定了“七大产业促增收,七大工程保脱贫”的精准扶贫“实施图”。他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把“蓝天白云”作为最大的优势,设计规划同心县乡村扶贫旅游线路,全力打造龙泉山旅游景区,使该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山绿了,路通了,人的精神面貌变好了。
  群众富裕了,马希丰却瘦了。他患有胆结石,还有严重的甲亢。“同心县还剩一小部分贫困人口,我计划在今后4年里把这部分人也搬出大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到那时我正好60岁。”马希丰笑着说。(记者 王宇菲)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