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对农村留守儿童实行智能化监护

16.11.2016  15:33
 

  11月15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近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宁夏率先实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智能化。佩戴上特定的智能手表后,社工就能实现24小时对监护儿童实时监护。

  据介绍,在这款智能监护平台上,可以定位被监护人应该到学校的时间,即时方位和活动范围,是否按时到校,其间去了哪些地方等。此外,儿童是否经常和父母以及监护人联系,孩子的健康数据等等也可以一览无余。甚至孩子当天的生理数据和心跳、脉搏等情况也可以查看。为了鼓励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儿童使用该智能手表拨打亲情电话是免费的。据悉,在该系统测试成熟后,将联通公安部门的报警平台,更好地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服务。

  宁夏六盘山善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罗强强介绍,根据民政部最新定义,农村留守儿童由过去的18岁以下调整为16岁以下;父母一方打工,且缺失有效监护。根据最新定义,现在该中心实施监护服务的25名未成年人中有6名属于农村留守儿童,另外19人则为困境未成年人。(记者 束蓉)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