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去年取缔20家黑作坊

12.08.2015  20:26
 

银川去年取缔20家黑作坊

超六成为豆制品加工点羊杂、酿皮、饼子问题也不少

    酿皮、酱肉、豆腐、酱油、醋……这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一些不良商家把黑手伸向了它们。目前,银川市三区现有食品加工小作坊850余家,据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去年一年,银川市取缔食品加工黑作坊20家,包括饼子、酱肉、豆腐等食品加工点,其中,13家都是豆制品加工点,占到了65%。

    “小作坊生产中,豆制品和肉类加工的问题较多。”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银川市三区共依法取缔了20家黑作坊,无一例外,这20家都是无证加工,现场环境恶劣,不符合食品加工条件。

    在查处的20家黑作坊中,制作豆腐和酱肉的居多。仅豆制品加工点就13家,占65%,还有3家是羊杂、烤鸭等肉制品加工点,其余的则是酿皮、饼子等加工点。其中,西夏区9家,兴庆区7家,金凤区4家,共扣押黄豆、面粉、豆油、食盐等原材料24025公斤。

    除无证生产的黑作坊外,还有一些加工点虽然已经取得小作坊准许生产证,但在食品加工时,仍不符合食品生产条件,去年银川市三区取缔黑作坊的同时,暂扣小作坊准许生产证36张。

    “不少食品生产小作坊都存在生熟混放、缺少防蝇防虫设施的问题。”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坦言,即便是已经取得了准许生产许可,也并不意味着小作坊的生产环境就完全符合食品生产条件。2014年,执法人员暂扣36张小作坊准许生产许可证,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540份,提出整改意见1095条,其中多半都是关于环境卫生整改的。

    消毒、通风,防腐、防蝇等,这些都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该达到的基本生产条件。但事实上,工作人员在对小作坊的地毯式排查中发现,小作坊生产环境不达标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记者 韩会霞)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