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改写荒原的记忆 ——宁夏32年扶贫攻坚纪实(上)

17.09.2015  18:05
发布时间: 2015-09-16 16:13


  宁夏中南部饮水工程的建设,让祖祖辈辈缺水的百姓喝上了洁凈的饮用水。记者 王猛 摄

  活了半辈子的炎文梅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连名字也写不周全,竟能戴上“工作能手”的大红花。

  8月底的一天,天刚蒙蒙亮,炎文梅骑上电动车,去采摘红树莓。只见她十指如飞,动作娴熟,不一会儿,晶莹剔透的紫红果子就堆满一筐。一天下来,一过秤,在近千人里遥遥领先。她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喜滋滋地回了家。

  2013年4月,炎文梅和丈夫兰金芳从彭阳红河乡黑牛沟村搬到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三村,从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的穷窝窝搬到了充满生机的移民村。吃水不用再走20公里一担担地挑,拧开水龙头,哗哗的自来水随时都有;不再发愁一年洗不上一次澡,家家户户都有太阳能;赶集不用再翻山越岭,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想去哪,骑上电动车就走……

  但儿子们出去打工,两个孙子上学需照看,82岁的老父亲需赡养,老两口才五十出头,闲在家里也不是事儿啊。

  政府好像懂得移民们的心。很快,炎文梅和丈夫就找到了营生,荣德佰瑞农业有限公司正在吸收大龄移民,旺季时每天1000多人在2500亩红树莓地里忙活。两口子一个管护一个采摘,不到半年,老兰挣了1.6万元,炎文梅挣得比他还多,因业绩突出,她被封为“采摘状元”“工作能手”,公司总经理大会小会上夸,炎文梅成了移民村的大红人。

  半生风雨在这个53岁的农妇脸上刻下过道道沧桑,如今,头一次体验到尊严与荣光,她的脸上焕发出从未有过的自信光芒。

  (一)

 一场秋雨,洒在亘古沉寂的西海固。这片曾经厚重苍凉的黄土地,承载了太多的屈辱与苦难。

 成千上万的人们,在这块仿佛被上苍遗忘了的黄土高原上,在大山的褶皱里,为了活命而找水,一找就是一辈子,从懵懂幼年到满头白发。

 水车后跟着一群即将干渴毙命的麻雀,穷山沟沟里的人家徒四壁,还得备把锁,出门时把命根子一样的水窖锁上。

 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对生活的追问代代不已——水在哪里?吃啥?穿啥?出路在哪里?

 一家七八口人,不能同时出门,因为只有一条全是补丁的裤子;娃娃们从小在铺着破草席的炕上滚大,不知道床单褥子啥样子;几代人一辈子没痛痛快快洗过一次澡,光脚长大的孩子们无数次在梦里紧紧抱着一双鞋,无数次淌着眼泪醒来。

 六盘山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如今生活着230万回汉各族群众,其中回族人口128万,占我区回族人口的54%,这里与甘肃定西、河西并称“三西”。

 翻开一纸发黄的奏折,传来13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沉重的叹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30年前,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苦瘠甲天下,这里曾经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连连摇头,丢给这片土地一句绝望的判词:“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72年,当周恩来总理得知西海固群众“家无隔夜粮,身无御寒衣”时,潸然泪下。

 直到1982年,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26元,七成以上群众生活不得温饱,牲畜无过夜之草,可谓全国贫困之冠。

 西海固的穷,深入骨髓。

    (二 )

 西海固的贫困,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三西”地区贫困面貌,1982年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每年拨专款2亿元,实施“三西”农业专项建设,计划用10年到20年的时间,进行扶贫攻坚。

 占据宁夏半壁河山的西海固,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30多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以西海固扶贫攻坚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山川共济、以川济山,举全区之力扶贫攻坚,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具有宁夏特色的扶贫攻坚之路,书写了中国扶贫开发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宁夏扶贫开发经历了“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攻坚、千村扶贫攻坚、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四个阶段。

 1983年到1993年,“三西”建设前十年,“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建设了同心、固海、狼皮子梁、金银滩等扬水灌溉工程,57万亩干旱土地变成水浇地,解决了20万人、1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建设吊庄移民基地15处,安置移民19.3万人,西海固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贫困状况得到缓解。

 1994年到2000年,实施“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在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00个贫困乡(镇)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实施大规模扶贫攻坚。实施扶贫扬黄灌溉等130多处水利、水保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00平方公里,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240多万亩,兴修公路3400多公里。1999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2001年到2010年,开展千村扶贫整村推进。对1026个行政村和128.6万贫困人口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重点扶持。实施易地搬迁十一五生态移民工程。经过10年努力,全部通电、通电话和通广播电视,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011年以来,宁夏全力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进行35万生态移民攻坚工程和65万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扶持到户、转移培训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扶贫攻坚,实施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及联通工程。

  (三)

 32年,弹指一挥间。站在21世纪的时光滩头回望,发生在西海固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

 山清水秀,大道通衢,商贾云集,城乡新貌。历史,在这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数以百万计的西海固群众的命运得以逆转,正在托起他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小康梦想,也凝结成一部西海固扶贫开发的厚重画卷。

 32年的扶贫开发,使西海固步入历史上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阶段;

 32年的扶贫开发,书就了宁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成功典范;

 32年的扶贫开发,探索了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成功扶贫模式:

 盐池县创新“千村信贷、评级授信、项目捆绑、小额信贷”金融扶贫模式,形成政、银、企、社、民联合推动的“五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

 彭阳县创新政府主导、三家金融机构参与、贫困户诚信借贷金融扶贫;

 西吉县373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拿着身份证到信用社就可直接申请贷款……

 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伴随着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书写着祖祖辈辈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人生故事:

 海原县深沟里当年骑着毛驴爬坡上梁的李根柱搞起了运输,如今开上了价值百万元的私家车;

 隆德县联财镇农民杨玲从家庭妇女变身小老板,创办了集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全产业链条的中药材企业;

 西吉大山里的放牛娃喜银福,通过牛羊养殖发家致富,带动镇上110多户移民一起搞养殖……

 从1982年到2014年,宁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280万人次,贫困发生率由1982年的7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17.4%;西海固9县(区)的GDP从1.88亿元增长到352亿元,增长了187倍;人均GDP由113.2元增长到1.8万元,增长了159倍;地方财政收入从0.13亿元增长到22.8亿元,增长175倍;固定资产投资从0.56亿元增长到60.3亿元,增长10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19亿元增长到89亿元,增长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6元提高到5887元,增长47倍。

  西海固,倾听着大山的呼唤,改写着历史的记忆,书写着中国扶贫开发史上的一部精彩史诗。

    稿件来源: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