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黄河第一桥青铜峡铁桥维修加固
12.05.2015 11:04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来源: www.nxnet.cn
青铜峡黄河铁桥。本报记者季正摄于2014年10月
本报讯 (记者 安小霞)5月11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宁夏黄河第一桥——青铜峡铁桥维修加固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09万元,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完工。据悉,维修加固后的青铜峡黄河铁桥将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方便行人通行,但是严禁车辆通行。 据青铜峡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完成了黄河治理规划,国务院为此设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1954年出台的黄河流域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中,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列入黄河梯级开发的第一期大型水利工程。这样大的工程及所需的钢材物资,传统的皮筏、木船等渡河工具根本完成不了,只能修建一座桥梁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及黄河两岸运输物资。青铜峡黄河铁桥作为我区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应运而生,该桥于1959年7月建成通车,桥长292.3米,桥面宽4.5米,是我国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工业遗产之一,也是宁夏第一处被正式纳入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近现代工业遗产。 1991年9月,距离青铜峡黄河铁桥下游几公里的陈袁滩上迎来青铜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青铜峡铁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010年12月,青铜峡铁桥被自治区政府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具有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了世界钢桥建造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国家为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随后,青铜峡文物部门将其录入于全国文物普查中,上报国家文物局。 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青铜峡黄河铁桥目前桥墩有不同程度的沉陷下移,桥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钢架结构腐蚀情况严重,已不适合车辆通行,遂经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后动工维修并加以保护。
■相关链接 青铜峡铁桥的前世今生 曾被误传为苏联建造 青铜峡黄河铁桥在建桥初期的特定历史时期下,被当地人们长期误传为苏联建造。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中发现,铁桥多处生锈钢梁上镀有英文及生产年份标记。 经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走访相关人员、查阅史料了解。欧洲工业革命后,由于廉价钢材出现和建桥经验的不断积累,此时期的桥梁设计理论随着炼钢技术发展,钢桥被广泛采用。二战时期,桥梁设计理论及钢梁材料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期间,我国建造的部分桥梁利用了这些战争时期遗留下的钢梁材料。 青铜峡黄河铁桥见证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见证了科学技术对于世界桥梁建设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也记录了我国工人群体在钢梁组装施工建设、吊装设备、焊接生产工具的改造等方面具有的科技价值,为后人留下较为完整的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轨迹,显示了工业遗产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 入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2008年12月,青铜峡市人民政府将青铜峡黄河铁桥认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将铁桥列为第四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入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当时的青铜峡黄河铁桥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桥梁,桥面可走火车、汽车、架子车和行人,是包兰线青铜峡车站至余家桥专用线之间的咽喉。该桥由横跨黄河的“大铁桥”和横跨唐徕渠的“小铁桥”组成,该桥为半永久性桥梁,建造原价为263.68万元。 铁桥的建成,使成千上万吨的钢材、水泥、木材等物资器材通过铁桥运到工地,对加速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促进自治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铁桥成为黄河两岸的交通枢纽,改变了当时用渡船调运两岸物资的状况,为促进宁夏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做出了卓越贡献。 铁桥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却形成了无法替代的城市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是青铜峡的鲜明标志。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铁桥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 (黄英整理) ■相关新闻 彭阳小河湾遗址也是“百大新发现”之一 2011年12月8日,记者从宁夏文管部门了解到,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近日揭晓,除了青铜峡黄河铁桥,彭阳小河湾遗址也入选“百大新发现”。 彭阳县小河湾遗址系古时百姓居住村落,距今2000多年,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出土的陶鬲在宁夏尚属首次发现。考古专家认为,小河湾秦汉遗址的发掘对认识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分布和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关系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资料。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12.05.2015 11:04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