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金融扶贫向贫困户“输金活血”
1月5日,盐池县古峰庄村村民吴佩军一大早给300只羊添水喂料。吴家先后得到各种扶贫贷款21万元,去年收益十多万元,盖起6间大瓦房,还买了辆皮卡车。“吴家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可以说是金融扶贫成果的缩影。”古峰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玉东说。
没有资金发展产业是贫困户的“卡脖子”难题。2014年以来,我区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通过财政资金“贴一块”、银行利率“降一块”、支农贷款“切一块”方式,将国家支持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与金融产品和扶贫主导产业有效结合,精准帮扶贫困户“输金活血”。
我区金融扶贫采取“1+1+N”方式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搭建全区金融扶贫平台。“1+1”是自治区扶贫办与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签署“金扶工程”合作总协议;“1+N”是自治区扶贫办与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国开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黄河银行、人寿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进我区“金扶工程”,打造互助资金、千村信贷、国开惠民、金穗惠农、好借好还、种子资金六个金融扶贫产品,形成了政、银、企、社、民联合互动的“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新格局。
为精准帮扶贫困户,我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行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设立了扶贫专项风险补偿金,各市、县(区)已筹措风险补偿金1.925亿元。我区金融扶贫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评价,去年6月在盐池召开部分省区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会议,再次肯定了盐池“五位一体”联合推动扶贫开发的金融扶贫模式。
到2015年底,我区各金融机构在贫困县和部分生态移民安置区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40亿元,其中扶贫小额农户贷款超过100亿元,有4.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贷款支持,户均超过4万元;我区互助资金运行总量达7.24亿元,项目村1132个,累计发放借款16.34亿元,受益人口11.9万户50.9万人。(记者 时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