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发展的“金色旋律” 宁夏金融业谱写改革与发展60年新乐章

21.09.2018  18:21

  2018年的金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60岁的生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综合实力不断实现新突破,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453.9亿元,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1053倍。

  伴随着自治区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宁夏金融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区域金融安全稳定,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服务效率实现新的飞跃,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开启业务规模“加速度

  从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银行实行的是单一的国家银行——人民银行体系,货币发行和一切信贷、结算集中于人民银行。改革开放后,宁夏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切实提升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金融业的管理与决策水平、内部控制机制、全面风险管理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服务功能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宁夏金融业主动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自治区发展战略部署,围绕西部大开发、向西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信贷有效供给,切实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充分发挥了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截至2017年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461亿元,是1958年0.81亿元的7977倍,年均增长率达16.45%。

  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长期以来,人民银行积极致力于建立完善高效的金融体系,并不断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先后建立了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基本形成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特许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支付清算体系,构建起四通八达的清算渠道,支付清算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保障了全区资金的高效运转。2017年宁夏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29600.76万笔,金额达182474.17亿元,是全年GDP总量的53倍。

  大力推动宁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服务动产融资的应收账款质押和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率先在全国试点基于系统对接的政府采购应收账款融资线上模式,截至2017年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归集407.8万个自然人、6.9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建成平罗、盐池中小企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全区共有62.95万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评定信用农户41.01万户,信用户获得的贷款余额336.11亿元。

  搭载金融创新“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后,为进一步激发金融业发展活力,金融机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迸发,从改革开放初仅有简单的存、贷、汇业务,发展到现在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基金业务、理财业务、咨询业务等各种中间业务的推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大额存单、商业票据、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投贷联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业务相继开展,较好地满足了宁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多种资金需求。

  金融业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扶贫领域的金融产品创新和供给。创新“征信+”信贷产品,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撮合和动产融资登记服务。2017年,宁夏辖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历年累计注册用户657户,达成融资182笔,达成金额77亿元,历年累计239亿元。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扩大至盐池县、灵武市、永宁县、彭阳县、西吉县、原州区和平罗县7个县区,“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互助资金创新模式”“村级互助担保基金模式”等6种模式在全区推广。

  创建了全国首个以省为单位的金融扶贫示范区,涌现出金融扶贫的“信用+产业+金融”的“盐池模式”,被推广至全国;“银行+合作社+农户”的“蔡川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批示;推出的全国首个省级全覆盖精准保险“扶贫保”项目,有效降低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意外、因病致贫返贫风险。截至2017年12月末,宁夏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7.9%和13.0%,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宁夏金融业紧抓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历史机遇,以宁夏内陆开放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为平台,不断拓宽发展空间,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推进宁夏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2017年7月,中行宁夏区分行作为全球协调人协助银川通联资本成功发行3亿美元海外债券,并在香港、迪拜两地挂牌上市。这笔债券的成功发行,开辟了宁夏企业海外低成本融资的新渠道,树立了宁夏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宁夏的投资信心,有力提升了宁夏的国际影响力。截至2018年7月底,外商来宁夏实际投资24.5亿美元,外商来自于46个国家和地区,涉及53个行业。境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由2012年的16个国家扩大到28个国家,投资行业由批发、零售等13个行业扩大到35个行业。截至2018年7月底,宁夏企业 “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额为14.2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了19.3倍,扩大到16个国家和地区;宁夏企业跨境贸易收支总额167.7亿美元,跨境贸易所涉国家和地区扩大到172个国家和地区。

  织密金融监管“安全网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2003年宁夏“一行三局”的监管框架正式形成。多年来,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着力加强和改进金融调控,围绕不同时期政府的工作战略,加强调控措施与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三农”、小微企业和保障房建设等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2017年年末,第三产业贷款余额3056.72亿元,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08.4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157.3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2.71亿元,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87.38亿元,这些领域的贷款增速均高于当年全部贷款增速。

  在金融风险防控方面,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强化与地方政府及其他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一行四局”监管协作平台,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及时开展金融机构现场稳健性评估,深入推进宏观审慎评估,扎实开展存款保险评级,认真做好互联网金融整治工作,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机制。

  银行业监管不断细化,围绕“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监管重心从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和管理行为,扩展到公司治理层面、规范股东行为、加强股权管理、推动“三会一层”依法合规运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有了较大程度提升。证券业监管效能显著增强,形成了与证监会机关、证券交易所“三点一线”,覆盖全市场的快速联动监管机制。现代保险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确保全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截至2017年年末,宁夏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72.83亿元;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多年持续“双降”。

  60年风雨兼程,60年励精图治,见证了宁夏金融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金融业态由少到多、服务能力由弱到强、贡献份额由小到大,特别是实施“引金入宁”计划以来,全区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市场功能逐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持续提高,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小贷、村级金融服务站等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综合金融服务格局。截至2018年6月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58家;2017年年末,全区金融业增加值314.6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71%。宁夏金融业在推进宁夏高质量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宁夏设10亿元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
    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商务之窗
吴忠出台“普惠金融提升工程”行动计划
  新华网银川9月11日电(记者 艾福梅)记者从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