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海固一位职教院校副院长的担忧

06.09.2015  22:43

教室宿舍待不下,种植专业没人报

——宁夏西海固一位职教院校副院长的担忧

  新华社银川8月31日电(记者 邹欣媛)临近开学,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固原市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了8年的副院长严忠成却感到遗憾,今年报考的人数达到1600多人,现在学院只能招1300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室和宿舍。

  “去年学生报名多,教室坐不下。无奈之下,固原市政府紧急拿出100万元在一个月内建了10个‘板房教室’。”52岁的严忠成说,这是权宜之计,只能暂时缓解校舍紧张的问题。

  西海固是宁夏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扎根此地57年的固原市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综合了当地农校、财校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发展成为目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拔穷根的教育”,为当地农林牧、建筑、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提供着巨大的支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固原市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已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培养应用型中职专业技术人才2.5万人,其中贫困学生占80%以上,学生就业后直接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生存困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学院毕业的大部分学生,不仅能养活自己,每月还给家里寄钱,不用再种旱地、“靠天吃饭”过日子。2010年毕业的曹景佩告诉记者,他在上海一家公司的华北地区牧场任职,拿的是年薪。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从事建筑、电子行业的,工作几年一月能挣5000元以上;学幼教专业的,工资不高,但工作环境很好……

  随着职校热度逐渐上升,制约发展的瓶颈慢慢显现。严忠成说,这几年一些贫困家庭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而上职校国家免学费,前两个学年,以前每年补贴1500元,今年补贴标准提高到2000元,就业率稳定在98%。所以“硬撑着上本科、也不愿上职校”的观念有所转变。

  “目前招生规模持续上升。去年之前每年招收学生800到1000人,2014年,政府和学校做了最大努力满足了1800人的报名就读需求。”主管招生的副院长任清说,现在全校学生4500人,除定岗实习的学生,在校生一共3300人,教室基本饱和,宿舍加床入住。

  除了贫困学生想进职校进不去,报考农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也让严忠成感到忧虑,“去年畜牧专业能招两个班,种植专业纯粹没人报。

  而且,更严重的是,学农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到外地养殖、园林公司打工,本来培养地就少,大多都外流了。

  “现在固原发展设施农业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可是学校却无学生可培养,造成人才断档。”严忠成说,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更为重要,不重视农业专业学生的培养,加之大量外流,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

  走在校园里,严忠成回忆说,学校楼房拔地而起,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多年来培养的人一部分成为市县乡一级领导干部,大多数人在基层农业单位从事农技服务工作。他希望国家更加重视中职教育,出台优惠政策,让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把他们留下来,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动力。(完)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