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葡萄酒:贺兰山麓的“紫色名片”

11.11.2015  14:31
  贺兰晴雪、黄河金岸所构成的西部图景,如今因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美名,被赋予了新的活力。葡萄,这个沿古代丝路传到中国来的宝物,今天正在宁夏酿造着新的传奇。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郝林海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专访,纵论宁夏葡萄酒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宁夏用十年时间,具有了纳帕溪谷用一个世纪完成的规模,同时,与国内其他大工厂、无产区的葡萄酒产业区别,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呈现出小酒庄、大产区、原产地、风格化特点,成为国际葡萄酒爱好者眼里中国高品质、小众化葡萄酒的代表作。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看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经过近十年发展呈现出的良好局面?

  郝林海:宁夏目前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有51万亩种植面积、30万吨的生产能力总量、近100家酒庄。之所以不强调宁夏产区总量的优势,是担心这样会冲淡品质的独特性和稀缺性。

  从2007年开始,宁夏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主要是两个推力:一个来自葡萄酒圈,那些喝到宁夏葡萄酒的人们,惊奇地找到这里,发现原来宁夏适合种好的酿酒葡萄,好酒也频频拿到国际大奖。好酒本身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懂酒的爱好者追随。二是宁夏过去倚能倚重的经济特点明显,历届的自治区党委、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葡萄酒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和意义,一届一届地推进,才有了现在良性发展的局面。

  中国经济时报:从产业文化长廊发展规划,到产区保护法规,再到列级酒庄制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呈现出高端、个性、小众的特点,当人们想到宁夏产区时,会有怎样的标签?

  郝林海:走一条和中国其他地区大工厂、无产区一样的路,会把宁夏宝贵的葡萄资源浪费、破坏了,那不是我们的目标和初衷。大机器生产的葡萄酒不需要葡萄园,而宁夏产区,强调在葡萄园里“生长”出好的酒品,具有特色的、多元的、小众的、品质高的酒。

  不是大众的,但不见得不是大产业。葡萄酒文化从诞生之初,就以多元、个性为评判标准,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只有小酒庄才能做到。

  中国经济时报:小酒庄、大产区,能理解为个性和共性的平衡吗?招商引资有哪些倾向性?

  郝林海:成千上百的酒庄,消费者怎样认识你?就要以大产区北纬3743~3923黄金地带气候、土壤优势的共性为基础;以严格管理的公信为保障,监督、引导、检查的政府职能要跟上。要扎扎实实地种葡萄,要耐心等待葡萄藤长大。

  我们希望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来投资,因为这不是一个短平快的项目;同时希望是对葡萄酒行业有了解、有心得的人来做。现在投资宁夏葡萄酒产业的门槛并不低,资金也都很充裕,已经来的企业,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一些跨行业的金融界、演艺界人士,都从认认真真种葡萄开始做起。但从国外酒庄葡萄酒的起源看,最初是庄园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投资的对象。

  中国经济时报:葡萄酒产业承担调结构、转方式的同时,是否也是产业扶贫的好选择?

  郝林海:一瓶葡萄酒,融合了一产、二产、三产,是非常好的产业。宁夏很多酒庄建在生态移民扶贫点的村庄旁,最得实惠的是移民,他们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务,今年10月的酿酒季,每天100元的工资都雇不到足够的工人。10月中旬的统计表明,4个月仅产区农民工季节性工资收入就达到6.1亿元,而宁夏全区12个月的劳务收入才是60亿元;酒庄长期雇用的固定用工9000人,平均工资每月3000元,总量就是4亿元;1.4万人从事葡萄种植,其中一半是移民,年收入就又是2.2亿元。

  从产值上看,葡萄酒产业已超过了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从解放前就开始发展的煤炭业。

  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来说,最好的宣传,是让消费者到宁夏去,到酒庄去,到葡萄园中去,找到怦然心动的那一款酒,看时光的沉淀,如何浸染出琥珀般的光芒。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