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宁夏的民生图景——宁夏改善与保障民生综述

19.05.2017  16:48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各级政府在民生实践中的最好注脚。

  这五年,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宁夏投向民生的资金不降反增,大力压缩财政运行支出,把钱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民生工程倾斜,真正体现了民生优先的理财理念。

  “民生红包”让贫者有其屋

  走进石嘴山市一棵树新苑小区,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家家户户挂着太阳能电池组板,在阳光反射下格外耀眼。小区绿地干净整洁,健身器材有序摆放。去年10月,大武口区政府投资3.98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棵树新苑900余套安置房全部交工,目前已有700余户办理了交房手续并入住。

  104平方米、三室两厅的新居,让李凡三口之家觉得格外舒适。“以前与公公婆婆和大伯哥住在企业分配的一套平房里,公厕在500米远的地方,家人洗澡要排队。”李凡说,这次一家人分了两套新居,只花了6万元。新房地瓷砖、木门、太阳能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只花了2万元装修费就入住了。周边小学、幼儿园、汽车站等设施齐全,生活方便多了。

  石嘴山是一座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因工矿企业居多而形成了大量的棚户区,为此该市在全区最早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2012年至2016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30多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先后有16万多群众告别了棚户区,住进了新楼房,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基本改造完成,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和城市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2017年,该市继续着手实施棚户区改造9000户,全部实行货币化安置。

  近年来,宁夏注重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实现由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理为主的转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廉租住房配建制度,实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全覆盖;率先制定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地方标准,建立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相关工作受到李克强总理及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肯定。

  创新棚改安置方式,制定政策,明确了货币安置的原则、方式和激励政策,为加快棚户区改造、推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相互衔接、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2015年,全区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27.5%,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约110万平方米。2016年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达到61%,消化库存商品住房约140万平方米,为房地产业“去库存”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截至目前,累计争取到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46.68亿元。搭建了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平台,2016年以前按照“三统一”模式对接国开行货款授信484.78亿元;2016年按照政府购买棚改服务融资模式对接农发行贷款87.23亿元、国开行贷款33.7亿元,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严格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关税费减免政策,降低建设成本。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棚户区改造安置房质量合格,宁夏大力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年行动,加大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力度。建立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及时退出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目前,已累计退出2.45万多户。

  政策红利让就业行稳创业更兴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就业和创业,是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直接来源。

  “宁夏电商谷是能够释放创新成果的地方。”5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大四学生马小虎说。马小虎在银川市西夏区电商谷经营一家商贸公司,进入创业加速期的他,正着手让智慧旅游在西夏区开花结果,目前,西夏区旅游部门已与他合作实施有关项目。西夏区以宁夏电商谷为载体打造宁夏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小电商企业总部基地,为“创新种子”提供成长沃土。两年来,宁夏电商谷吸引了中国网库银川运营中心、淘宝特色中国·宁夏馆、久零网等16家电商企业入驻,直接带动500余人创业就业,间接带动2万多人就业。

  5年来,宁夏各级政府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大众创业、援企稳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方面出台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5年来,宁夏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对农业转移劳动力重点开展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在岗人员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重点培养技能适用型和技术熟练型农业转移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由2012年人均300元提高到2016年的800元,累计组织各类培训34.7万人。

  5年来,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7.86万人次,实现工资总收入279.2亿元,年人均收入7800元以上;全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7万人,开展创业能力培训6.57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累计结余32.8亿元。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作用,改革费率调整政策,先后两次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将失业保险费率由3%调整为1.5%;积极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将依法参保缴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三类企业列入援企稳岗范围,5年来为企业和职工累计减负7.17亿元。

  加大创业融资和创业扶持力度,逐步规范小额担保贷款,促进了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创业孵化园区(基地)建设,累计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园区(基地)217家,其中国家级创业园区3家,自治区级创业园区49家,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全区创业担保贷款放贷量不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创业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社保兜底网让幸福感“更有底气

  前不久,盐池县冯记沟暴记春村贫困户任菊风右股骨骨折在县医院住院治疗15天,住院治疗费共2.2万元,按照80%的报销比例,任菊风仅支付4000余元。盐池县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创新支付制度,大病住院二次报销政策与大病商业保险顺利并轨,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在县里,疑难杂症到县外”的分级诊疗目标,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越是经济下行,越要将民生做实做细,越要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众。

  5年来,宁夏把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2013年在石嘴山市、固原市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2014年在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全面推开,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大病保险参保468.6万人,累计享受大病保险待遇3.95万人次。

  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待遇偏低等问题,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通过建立“先保后征”和政府补贴参保长效机制,将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大幅提高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妥善解决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偏低问题。

  在20个县(市、区)建成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建设社保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监控中心、测试中心,开发建设社保信息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成了以12333、手机APP、网上人社系统、自助服务一体机、微信、微博为载体的六位一体人社公共服务系统。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最大限度方便广大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经办体制改革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实现了“五险合一”业务经办统一管理。(记者 杨学农 龚其云 徐佳敏 蒲利宏)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