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清真餐饮内要“工业化”外要“走出去”
八方嘉宾云集,热点话题碰撞。中阿博览会期间,将组织开展一系列论坛、洽谈、峰会等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翘楚围绕中阿交流与合作,各类产业发展等进行交流。为集中梳理期间各种有益于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的言论、观点、理念,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机遇,向西开放提供智力启迪,本报即日起推出“铿锵论坛”栏目,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9月6日,第七届回商大会重要活动——第二届中国清真小吃文化节宁夏清真餐饮“走出去”发展论坛在吴忠举行。与会专家分别就构建清真餐饮产业化发展、清真餐饮服务丝路经济发展的路径、宁夏清真产业发展与餐饮等相关服务业的现状趋势及需注意的问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宁夏清真产业发展等领域问题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为我区清真产业发展“走出去”把脉指路。
“走出去”有大机遇?
中烹协秘书长乔杰认为,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清真餐饮和清真食品发展提供了宝贵机会,相关地区要抓住餐饮业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连锁发展模式和互联网+带来的“走出去”机会。
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冯今源说,“一带一路”涉及到亚、非、欧众多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其沿线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中有57个伊斯兰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与我国开展互助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有利于我国清真餐饮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而具有鲜明特色和多元文化的宁夏少数民族美食在全国餐饮市场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难题如何破解?
宁夏清真食品认证标准制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首席专家李自然指出,目前由于宁夏清真餐饮业数量多、特色不明显、“产能长期过剩”等原因,我区已出现过密化发展的情况,即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而企业规模不断减小,企业生命周期过短,且企业结构不合理,面点和小吃店占有绝大比例等现状和缺陷。
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宁夏清真餐饮服务业,必然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走出去’,二是‘工业化’。”
“工业化”发展具体该怎么做?
乔杰认为,目前,以小吃产业化发展为抓手的现代版经济模式受到消费市场的欢迎,且得到大力推广,产业链合作机制也无疑为传统风味小吃行业插上翅膀。餐饮单品品种工业化复制,通过连锁店扩展的方法,也受到投资和经营者的高度重视。
冯今源认为,首先,要注意弘扬清真餐饮的优良传统,切实保证清真餐饮食品的质量,以质量取胜。其次,要牢记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真餐饮业属于服务行业,企业要在为全国穆斯林、为全世界穆斯林服务上下功夫。第三,要创新发展。清真餐饮业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要在坚持与弘扬自己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善于向他人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菜肴与食品品种。同时,要在学习时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实际需要进行创新与发展,为清真餐饮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创造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李自然说,就是将清真特色餐饮美食通过工业化生产变成方便食品或休闲食品,从而突破餐饮业地域限制。李自然同时指出,清真餐饮的品牌和声誉只有物美价廉、物有所值,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才能真正体现清真菜肴的民族特色和价值文化,才能为清真菜系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趟出一条宽阔的大道。(记者 黄英 王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