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打实

23.03.2016  11:38
  3月22日,记者从《宁夏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年-2020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自治区出台的《办法》面宽(涉及所有在编在岗乡村教师)、量大(特岗教师全部纳入实施范围)、幅度高(生活补贴标准人均800元以上)。
   ●乡村教师补贴最高1100元,最低500元   ●评聘职称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连续工作25年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不受比例限制   《办法》把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摆在突出位置,作为精准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从6个方面切实加强。
  《办法》规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标准,人均每月山区由200元提高至500元,川区由120元提高至300元,与乡镇工作者补贴累加后,乡村教师补贴最高达到1100元,最低达到500元。各市、县(区)每年将按10%的比例评选认定乡村骨干教师,并给予奖励补助。乡村教师夫妻双方均在同一县域内工作的,在自愿的情况下,由市、县(区)负责选调一方到离家就近的学校工作。各市、县(区)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解决,同时保证本地区特岗教师工资、补贴及社会保障待遇。
  《办法》还完善了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尤其是乡村教师在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重点考察师德素养、工作业绩、一线实践经历;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且现仍在农村教学岗位上,连续工作15年晋升中级职称,连续工作25年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且历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经所在单位研究同意,教育部门审核,公示无异议的,可不受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参加专业资格评审;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提升乡村教师荣誉感
   ●从教20年、15年、10年以上给予表彰奖励   ●名师评选时放宽条件,有所倾斜   ●每年组织百名20年教龄以上教师区内外疗养   记者获悉,我区将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据了解,《办法》从5个方面做了制度设计。自治区、市、县(区)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15年、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每年教师节期间对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慰问,重点向乡村教师倾斜,具体办法由各市、县(区)自行制定;建立乡村教师疗养制度,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每年组织100名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到区内外疗养;在评选“塞上名师”、特级教师、自治区级骨干教师等荣誉时,适当放宽条件,向乡村教师倾斜;各地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时,乡村学校、乡村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30%;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新增社会教育的捐助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
  到2017年,我区计划对教学点教师和乡村学校校长全部轮训一遍,到2020年前,完成对乡村教师、校长进行每人360学时的培训。另外,全区每年培育25名乡村教学名师,每年建设25个“乡村名师”工作室、25个“塞上名师”工作站,重点培养培训乡村教师。
  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教师为我区乡村孩子成长成才作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建立荣誉制度,将激发职业崇高感,引导他们扎根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学校
   ●地方免费师范生由200名扩至300名,定向培养“一专多能”教师   ●自愿支教的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   ●教师特岗计划加大音体美等师资招聘数量   如何把活力引向乡村学校?《办法》从多方面保障乡村教师的培养和补充。
  据介绍,由于地理及自然环境制约,乡村学校教师生活工作条件艰苦,发展空间较小,职业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普遍较低,所以,长期以来乡村教师特别是偏远乡村教师“下派难”,部分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村小、教学点教师得不到及时补充,教师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乡村教育发展。
  为此,《办法》要求建立起师范院校与研训机构、中小学校联合培养乡村教师的机制。自2016起,将地方免费师范生计划由每年200名扩大到300名,由区内高等院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协议到乡村学校任教;继续实施国家和地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加大音乐、体育、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的招聘数量;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做好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工作;对自愿到乡村学校支教的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经支教学校所属教育部门审核、公示,由各市、县(区)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予以补助。
  我区还探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根据相关规定,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班额、生源等情况,在自治区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对本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时进行调整,重点向教学点、村小学倾斜,保证教学点师资配备和学生安全,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代课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记者 陈勇 实习生 张君蓝采写)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