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宁夏 情满塞上——刘云山同志在宁夏考察调研
7月9日上午,刘云山来到位于固原市的宁夏天启马铃薯脱毒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塞上七月,生机勃勃。
7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宁夏,就“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考察调研。
从六盘山区到黄河之滨,3天来,刘云山在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自治区主席刘慧等陪同下,先后来到固原、石嘴山、银川等地,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市民大厅调研,向回汉各族人民群众传递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给奋进中的宁夏人民以信心和力量。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等随行考察。自治区领导崔波、蔡国英、徐广国、傅兴国、纪峥先后陪同调研或介绍情况。
(一)
7月9日上午,沥沥细雨中,一直牵挂着西海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刘云山,径直前往第一个考察点——宁夏天启马铃薯脱毒中心。
走进马铃薯展览馆,刘云山详细调研三级种薯生产体系建设情况。
“有多少品种?”
“34个种质资源。”企业负责人马玉龙说。
“有做薯条的吗?”
“有。从荷兰引进的品种,叫大西洋。”
刘云山非常关心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该公司党支部探索“支部+基地+种植公司”工作模式,开展“双培双推”“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每年培训种薯繁育农村实用人才1000余人次、“土专家”60人。
看到一张地图上马铃薯的种植区域和贫困地区基本重合,刘云山说:“马铃薯确实是个好东西,既是粮食又是蔬菜,世界人口在马铃薯大规模种植之后才得到急剧增长,对于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都有很大意义。”
在种薯繁育大棚,科技人员用手刨出一棵苗,只见紫红色的原原种像花生一样结满了根蔓。
“这是青薯9号。我们带动年生产优质原原种1亿粒,推广优质脱毒原种面积两万亩、一级种薯30万亩、商品薯400万亩。”
刘云山听了很高兴,问:“有多少员工,工资怎么样?”
“300多人,月工资3600元,3个月以上的都缴五险一金。”
有人插话说:“在固原,说马玉龙知道的人不多,但说马土豆,农民都知道。”
临别,刘云山握着马玉龙的手说:“干得不错!马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