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这里就是我的家”

18.01.2018  10:14

    台里就是我的“家

  今年7月参加工作的张晓茹提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这个新集体时,禁不住红了眼眶,“我们台就是一个大家庭,让初来乍到的我感到特别温暖。”她的父亲8月查出胃癌,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个刚刚毕业不到一个月的姑娘手足无措。台里知道后,主动关心她父亲的病情,在工作上做出调整让她有更多时间陪伴父亲手术,同事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晓茹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工作人员合影。

  生活中关心照顾每个人,工作中不遗余力地培养锻炼人。2012年毕业的晁媛,是自治区气象局着力培养的气象科技创新青年新秀。她说:“台里给大家提供的培训、交流机会特别多,还为年轻人联系资深气象专家作为导师,指导大家在专业方向上走得更远。

  结合业务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方向,宁夏气象台为每一位新入职的毕业生量身定制了未来发展方向。同样身为气象科技创新青年新秀的何劲夫主攻方向是精细化预报。在近几年气象预报向格点化发展的过程中,他的收获特别大:“台里创造了不少条件让我们参与到智能预报技术体系的创新和研发中,学习了很多新东西,对我们的成长进步帮助很大。

  单位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推动着气象预报业务的快速转型发展。2016年,气象台研发的近乎“零干预”的智能预报技术体系推动了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向智慧型发展。目前,集智能化、精细化、集约化于一体的宁夏智能化集约化预报业务平台已投入使用,智能网格预报晴雨预报准确率能够达到85%以上,气温准确率达到70%以上。

   ”里有一群爱“操心”的人

  提到台里不同年龄层的预报员,气象台副台长邵建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操心”:首席预报员闫军特别操心,每次重大天气过程从生成到结束,他全程关注,一定要搞明白哪里有问题、哪里值得借鉴;正研级高工陈豫英爱操心,遇到天气的时候,哪怕不值班也要打电话问问天气过程发展情况;另一位首席丁永红从不放过预报与实况间出现的细微偏差,总要和其他的预报员认真讨论,揪出问题才作罢。遇到重大过程,台里的预报员无论是否值班都会来台里看看天气图。

  气象台台长纪晓玲是这个大家庭里最爱操心的家长。她白天常常忙着安排和处理各项工作,晚上和周末就成了她做科研、做项目的黄金时间。为了能在遇到天气过程时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她多年来一直住在气象局大院的旧房子里:“方便,赶得及,在家没什么事就到台里看看。

  正是这份“操心”背后的责任和担当,才使他们一次次准确判断天气过程,在一次次重大灾害性天气面前的镇定自若。在2016年“8·21”特大致洪暴雨、2017年“2·20”极端暴雪、2017年“6·4”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中,宁夏气象台逐时提供精细化天气预报,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号,为有效防范灾害性天气和抢险救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里的荣誉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做预报的始终要用准确率来说话。”这是纪晓玲的一句口头禅,也是气象台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

  近几年,宁夏气象台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预报技术支撑,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晴雨预报质量始终名列全国前茅,重大天气过程预报服务质量始终保持在80分以上。

  今年2月,已经八十多岁的退休老台长邹万治给纪晓玲打电话,兴奋地说:“咱们的暴雪预报,真准!”这句肯定既是老预报员的一份牵挂和惦念,也是气象台的预报员们前进的一份鼓舞和激励。

  以预报预测为使命,这个大家庭取得的荣誉让每一个成员为之自豪。全国气象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五名,全国、全区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6人次,宁夏区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宁夏区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宁夏区直机关“巾帼文明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荣誉加身,责任更重。

  2016年,宁夏作为全国试点开始逐步推进预报员转型升级改革。“未来的天气预报将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是气象部门推动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向智慧型发展的必然趋势。”纪晓玲说,“改革带来的阵痛必然会有,但我相信,这也将更多预报员从日常业务值班中解放出来,他们在科研领域的潜力,将不可限量!”(文/黄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