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社厅实施“全赠半返”养殖项目助贫困户脱贫

28.10.2016  21:16

  “这两年我一共卖了35只羊,到手一万五千多块钱, 供俩娃读书不用发愁了。”日前,宁夏西吉县田坪乡燕李村参加了首期 “全赠半返”养殖项目的贫困户李兆林告诉记者。

  燕李村是宁夏人社厅对口帮扶的贫困村, 是2016年脱贫销号村。宁夏人社厅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 除了帮助燕李村完成河湾水源坝、 水泥硬化路、 人畜饮水、 环保等项目,还结合燕李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了 “全赠半返” 养殖项目。

  目前, 宁夏人社厅已向燕李村的贫困户赠送了540只母羊和85只公羊,母羊已产羊羔1939只,户均增加收入1.93万元。

    制定分期实施方案签订协议明确责任 

  燕李村是西吉县最偏远落后的村庄之一, 全村辖7个自然村、 户籍人口1129人,其中建档贫困人口496人。 该村以种植马铃薯、 玉米、小麦为主, 自然条件差。 村民文化程度低, 缺乏致富技能。 但该村尚有较多的山区耕地, 有比较充裕的土地种草料, 为推广 “全赠半返”养殖模式提供了条件。

  2014年, 宁夏人社厅在详细了解村情、 民意的基础上, 制定了“全赠半返” 养殖项目分期实施方案。 为了使这个项目顺利实施, 宁夏人社厅与田坪乡政府签订了委托协议, 再由乡政府、 村委会、 养殖户签订协议, 详细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约束贫困养殖户按照协议履责。

  据宁夏人社厅副巡视员马继凯介绍, 燕李村 “全赠半返” 养殖项目每年实施一期, 用3年时间逐步完成。首期扶持30个贫困户,每户赠送8只母羊和1只种公羊。

  “按照设计,我们先赠予第一期每个养殖户8只母羊, 一年后按赠与母羊数的一半, 将4只母羊返给第二期养殖户, 再给第二期养殖户补充4只母羊达到8只。 一年后第二期养殖户按赠予母羊数的一半,将4只母羊返给第三期养殖户。 随后, 再给第三期养殖户补充4只母羊达到8只。 一年后第三期养殖户按赠予母羊数的一半, 将4只母羊返给村集体。”马继凯说,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在第二期、 第三期加大了母羊发放量。

   资金投入少项目收益快

  常年领低保金的李兆林身体多病,再加上家里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导致家庭贫苦。 

  2014年7月,李兆林从村上领来9只羊后,当上了羊倌。如今,除了卖掉的羊之外,李兆林家的羊圈里还有32只羊,生活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巴巴了。而且,李兆林的病情、心情都好了很多。 “数这一只只羊,就是在数钱啊。下一步,我打算利用自家的20亩地,除了种植一些口粮外,再腾出10亩地专门种植苜蓿,给羊当饲料,扩大养殖规模。

  2014年7月,宁夏人社厅为燕李村第一期30个贫困户发放了240只母羊及30只种公羊。随后,他们又筹措了22万元,于2015年5月给第二期30个养殖户发放了150只母羊和30只种公羊,同时第一期养殖户返给第二期养殖户120只母羊。

  据了解, “全赠半返”养殖模式基于 “两年三产、一年三羔”的繁殖基数,每家养殖户至第二年末理论上应有77只羊,从第三年开始每年保留40只母羊,每年可出栏约120只羊羔。 “该模式的特点是母羊繁殖速度快,很快就能有收益,对贫困户有吸引力。而且,只需少量资金投入。”马继凯说。

  2016年5月,在实施第三期项目时,宁夏人社厅共为该村25个贫困户发放150只母羊和25只种公羊,同时第二期养殖户返给第三期养殖户120只母羊。预计到2017年5月,燕李村的第三期养殖户将向村集体返回100只母羊,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来,宁夏人社厅先后4次聘请新西兰等国的15名畜牧专家,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讲解科学饲养、疫病防治、青贮饲料等技术知识,并引进了小羊补饲和分群饲养理念,帮助燕李村的养殖贫困户发展产业。

  很多养殖户主要沿用传统养殖方式,接受科学养殖技术较慢。为此,宁夏人社厅改变每年对贫困户进行慰问的做法,对变传统养殖方式为科学养殖方式的养殖户进行现金奖励,扶持养殖能手。

  为全面动态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宁夏人社厅专门设计了统计表格,全程跟踪饲养、 繁殖以出栏状况,分析并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估项目实施效果。

  马继凯说, “全赠半返”养殖模式旨在逐步扶持包括燕李村在内的西吉县广大贫困户把养羊作为产业来经营,将来逐渐发展专业化家庭农场。 “3年来,西吉县大多数贫困户被纳入 ‘全赠半返’养殖项目的实施范围,很快获得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在家门口创收。”(中国劳动保障报 赵文)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