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做好“五篇文章”全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

26.10.2015  15:40

  今年以来,银川市财政局牢牢把握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方向和总体要求,把向社会购买服务作为深化财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务,努力做好“五篇文章”,全方位、多举措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初步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目前,银川市本级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涉及园林、卫生等73个单位139个项目,资金共计5.89亿元。 

  一是界定范围,明确目录,做好“买什么”的文章。出台《银川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暂行办法》,将购买的内容定性明确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并就事务性管理服务购买问题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购买服务的内容主要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技术服务、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其他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等几个方面,明确哪些可以买,哪些不能买,较好地解决了“买什么”的问题。 

  二是把握主体,厘清关系,做好“谁来买”的文章。明确购买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他纳入行政机构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规定实施购买服务。同时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结合,逐步厘清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经费安排的关系,坚持“费随事转”的原则,推动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实现由“养人”向“办事”转变。 

  三是规范准入,培育主体,做好“向谁买”的文章。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主要为在民政部门登记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同时对承接购买服务主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基本资质条件由市财政局会同有关登记管理机关、行业主管部门确定,并明确提出购买服务主体应符合国家有关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的要求。 

  四是健全机制,完善程序,做好“怎么买”的文章。制定《银川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流程规范(暂行)》,规范了项目编审、实施购买、签订合同、绩效评审、监督检查、信息公开等6个环节的流程,确保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不走偏、不变样、可持续。 

  五是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做好“买的值”得文章。将购买服务的绩效作为评估监督的核心内容,围绕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制订、日常监管和绩效考评等环节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建立了统一的政府购买服务平台,并经财政局门户网站和各单位门户网站进行信息公开,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平等参与竞争。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会同购买主体、审计、监察等部门对政府购买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政府购买服务在阳光下运行。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