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幸福洋溢在脸上

21.02.2016  11:08

  “大年初一要值班,站好自己的岗是我应该做的。”金凤区丰登镇新丰村6组村民赵建荣对记者说。从一名失地农民变成上班族,赵建荣有过困惑,但现在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身份转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金凤区丰登镇像赵建荣这样的失地农民还有很多,如今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呢,农历腊月二十七这天,记者来到金凤区丰登镇,了解到这里的失地农民经过各种技能的培训,大多数变成了“上班族”,个个生活还有不同的改善。

  在如今的丰登镇,已看不见低矮的平房,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城镇面貌和穿着入时、当起“上班族”的村民。赵建荣讲,改变始于2002年,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速,金凤区丰登镇自2002年至2015年,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约2万亩。土地被征收,村民如何谋生?刚开始,很多村民忧心忡忡。然而,随着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银川市民大厅、绿博园等一批新项目建成,村民们发现,工作其实就在家门口,只要自己愿意,找份工作并不难。赵建荣说,他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户,2015年初,家里9亩地被征用。务农十几年、当时已年过四旬的他一下失去了方向,很快,新的机遇降临了。2015年3月,镇子上开了保安培训班,培训合格还给发证,拿着证就能找到工作。就这样,经过20多天培训,赵建荣拿到了合格证,一个月后便成为金凤区供电局的一名保安。现在一个月能拿2500元钱左右,媳妇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家也搬进了凤北家园的楼房,住的环境好了,还成了真正的上班族呢。

  记者在丰登镇了解到,在丰登镇的失地农民当中,有这样机遇的并不是单单赵建荣一家。郑金喜家中8亩地流转后,参加了镇上办的培训班后,如今在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上班,一个月能拿2800元;联丰村村民李慧现在绿博园工作,有固定的工资,上班骑电动车;马淑贤在失去土地后开始创业,成立了专业劳务公司,每年能带动镇上1000多人就业……

  “如今我们都成了上班族,其实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是生活就是得改变,有改变才有出路。”郑金喜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记者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