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首家全天候智能居家养老机构落户银川

30.03.2016  18:52
 

    3月29日,宁夏首家全天候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落户银川,该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资源,构建医养结合的三级监护管理,为银川市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推动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银川市已于2008年在宁夏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年底,银川市老年人口达2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3.9%。据自治区民政厅统计,截至目前,我区60周岁以上老人已达83.8万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银川市结合实际,率先推出以社区原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依托,社会机构为辅助的首家全天候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该中心位于银川市长庆燕鸽湖社区,走入其中,直观感受到这座没有围墙的智能居家医疗养老机构中,互联网元素无处不在。该中心依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实行生命数据全天24小时的“实时跟踪与监测”,提供定期体检、医疗巡诊、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构建“智能养老、居家养老、医疗养老”三大板块养护服务,时刻服务老人。据介绍,第一层监护体系,是一块小小的智能健康手表,可实时采集老人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一旦老人出现危险情况,可按压腕表上的一键呼救功能键,附近的医护人员会通过GPS定位,快速查找到老人的位置,并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实施急救;第二层监护体系,是医疗级监护设备。如果老人出现心率、血压等异常指数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员会上门采集老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及时传送到中心的云平台与医疗专家团队的终端设备上,由专家进行专业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做为病情诊断的依据;第三层监护是对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进行的特殊监护。三层监护体系中的监控数据可以实时传送到中心的监控大屏幕,从而通过手机APP软件实现数据共享。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银川市将全面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积极推广试点,协调医疗卫生部门人员上门为居家老人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指导,智能化养老服务是对此举的有益补充,方便更进一步了解老人的养老需求,精准化提升服务效率。目前,该中心已有126户老人接受了全天候居家养老服务,4000多人次享受到了上门医疗服务。(记者 束蓉)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