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大篷车”精神从未谢幕

11.12.2019  18:54

  “从艺50多年来,我最美好的经历就是伴随话剧这门艺术一起走过,我的故事就在‘大篷车’的车厢里,‘大篷车’其实是一种艺术精神,35年来从未谢幕。”近日,宁夏话剧团原团长王志洪说。

  1984年至今,宁夏话剧团“大篷车”已更新至第四代。35年来,这辆文化“大篷车”已行驶百万公里,流动演出超过8000场,足迹遍及宁夏各乡镇。

  35年,这辆文化“大篷车”也曾遭遇地方院团普遍面临的难题:钱荒、人荒、剧荒,但均没能阻挡住车轮前进的方向。

  35年来,从坚守到“突围”,从“突围”到创新,是什么支撑宁夏话剧团干部职工一路前行?

  1984年12月26日,宁夏话剧团创作的第一部农村题材的话剧《庄稼汉》,接受了40多位农民评委的评审并得到认可。剧本农民满意,没有演出场地怎么办?

  演员们集思广益,决定把一辆旧的大卡车改装一下,又拉演员又拉家当,还能当流动舞台。自此,这辆文化“大篷车”揭开了中国话剧艺术下乡的序幕,《庄稼汉》借助“大篷车”在全区演出700多场。1990年,“大篷车”第一次走出去,从宁夏开到上海,走进21个省区市演出660场,开创了中国话剧巡演的新纪录。

  王志洪说:“只要‘大篷车’精神在,宁夏话剧就能充满活力。

  35年来,宁夏话剧团坚持一条准则:演出的时间、地点由观众定,观众说在哪里演就在哪里演,观众说几点演就几点开演。田间地头、农贸市场、学校操场、白天还是晚上,观众说了算。盛夏,剧团把阴凉处让给观众;数九严冬,剧团把太阳地、背风处让给观众。

  一次,结束在罗山脚下的演出已是中午,“大篷车”准备离开时,忽然来了120多名扛着板凳的小学生。王志洪问:“你们怎么才来?”“俺们家到这里不通车,全是山路,俺们早晨6时多就出发了,走到现在才赶过来。”演员们感动不已,把舞台重新搭起来,为孩子们加演了一场《金色的鱼钩》。

  “大篷车精神”究竟是什么?坚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前不久,在盐池县曾记畔村村委会的一间会议室,前来当“评委”的农民比以往还要多。在王志洪看来,这是话剧《小康,你好!》的第七次剧本交流座谈会,也是一次学习会、连心会,更是一次“吐槽会”,目的就是为了让作品更接地气。

  《小康,你好!》创作期间,年近八旬的编剧王志洪多次到盐池县曾记畔村、黎明村、古峰村深入生活,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坐在炕沿上听他们讲故事,感受乡亲们的喜怒哀乐,并邀请话剧里的人物原型和当地农民为剧本当“评委”,征求意见建议。

  王志洪把老百姓的故事烂熟于心,他先是给大家讲故事,再给乡亲们念剧本,然后让乡亲们当评委来审查这部戏。他把自己的创作历程总结为“三步曲”,即讲故事—念剧本—审查戏,在这样的模式中不断汲取创作的营养。

  “大篷车精神”究竟是什么?就是不忘初心,坚守匠心,坚定信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具有火热生活气息、走进人民心坎的好作品。

  在话剧《六盘鸿雁》中,主人公于老槐的扮演者是话剧团的“老戏骨”刘培清,他也是这部戏中年龄最大的演员。《六盘鸿雁》首演结束后,刘培清汗流浃背、声音嘶哑,他没顾上喝一口水,第一个开始拆卸道具,其他演员都抢着干活,王志洪也不例外。

  驾驶“大篷车”30多年的宁夏话剧团舞美制作中心主任陈波说:“每次下乡,党员们都把‘大篷车’里最好的位置留给普通演员,住宿时把最好的房间留给别人。党员吃苦在前,剧团才有凝聚力。

  “大篷车精神”究竟是什么?发挥基层党员在新时代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团里从不论资排辈,只讲奉献,我进团时间不算最长,可在这里感受到的‘大篷车’精神,是我一生用不完的财富。”演员郁文娟说。(记者 王 刚)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