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多项举措加强和推进信访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坚持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分析研判信访形势,及时处理信访问题。认真落实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包案、销号和督办机制,安排处级领导到信访部门接待信访群众,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现场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今年,区委、区政府领导先后接待上访群众44批(件),均得到妥善化解或按政策答复。
二是全面排查,源头防范。坚持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排查化解,坚持经常查与集中查、普遍查与重点查相结合,先后集中组织排查6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3起。在全国和区、市“两会”等敏感时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信访工作,要求所有包案领导带案件下访,做好稳控化解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对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摸底,重点案件重点稳控。特别是对宗教领域的矛盾纠纷,防范在前,掌握信息动态,把握界点、分析研判,教育转化。
三是畅通渠道,化解积案。开通了区委书记、政府区长信箱和信访专线,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意见反馈和督办工作。公开区委、政府领导和各部门电话,第一时间掌握信访信息。各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收集办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部门联办、接访、听证、下访等多种方式,逐步化解。今年以来,通过区委书记、政府区长信箱、专线,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17件,处理12件。
四是全力疏导、维护民利。在信访重点村,指定信访联络员,通过约访等方式,做好重点对象盯防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反映合理诉求。对群众诉求合理的,将一次性解决到位;对合理诉求但一时难以解决的,解释清楚限期解决;对不合理诉求,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息诉罢访;对信访特困户,通过救济、帮扶等办法,保障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