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

12.07.2015  09:47

  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

  2011年8月,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安排,宁夏新闻界启动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当年8月23日,宁夏日报在宁夏新闻界率先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栏目。栏目刊发的第一篇稿件是宁夏日报记者马钦麟采写的《晚饭时,随社区基干入户调查》,报道了银川市兴庆区新华街街道办事处思宁社区居委会干部,利用晚饭时间开展入户调查的故事。

  昨天,忆起《晚饭时,随社区基干入户调查》,马钦麟笑了,“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样一条来自基层的小稿竟然发在头版头条位置。我曾想,‘走转改’活动会不会是一阵风。现在明白了,‘走转改’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新闻采编人员的作风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走转改’活动如同没有终点的列车,也永远在路上。”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刚到宁夏工作,在新闻单位调研时要求,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宁夏广大新闻工作者秉承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怀揣一颗颗火热的心,行走在采访的路上,到工地、到社区、到农村、到大街小巷、到近郊远山、到医院学校,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师,向他们求教,解答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时代命题。

   基层是滋养新闻灵魂最好的沃土,只有身处基层、心在基层,才能使新闻拥有永续的生命力

  1998年夏季的一天,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庄电一在盐池县采访时,听说风沙吞没了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马儿庄乡黎明村农田、农舍,便徒步进村采访。至2014年12月,他先后九次前往黎明村,讲述了这个村16年间为风沙紧逼四分五裂后,全力治沙、重建家园、再次聚合的戏剧性变化。

  2011年9月13日,在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他讲述自己六访黎明村的发言《基层处处都是“新闻富矿”》,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高度赞许。

  基层处处都是“新闻富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宁夏新闻战线学习庄电一九访黎明村精神,纷纷组织新闻工作者开展蹲点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一步了解基层、融入群众。特别是党的十八召开后,广大新闻工作者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焦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及宁夏发展进步的主流,充分展示中国及宁夏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

  基层是新闻的土壤,是创作的源泉。

  4年前,不少采编人员存在着走不出高楼大院、跳不出文山会海、稿件摆脱不了空洞抽象概念的现象。

  “走转改”活动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使广大新闻工作者接通了地气,让“迷途”的记者找回了故土和灵魂。

  2012年1月23日,龙年大年初一。一大早,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带领一个小分队到吴忠市红寺堡区杨柳村采访慰问。同一时刻,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兵分十几路走进基层一线,与城乡群众共度新春,用真情体会民情,用心灵感知冷暖。“新春走基层,走的是群众路线,走的是人民的心声”,他说。

  从这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后,全区新闻界都会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总会出现社长、总编辑、台长深入基层采访的身影。

  从这年开始,《宁夏日报》春节期间的版面再也没闹过“稿荒”,宁夏电视台的荧屏充满了群众幸福的笑脸,因为每天都有十来位记者发来采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走转改”重在建立长效机制。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组成“走转改”小分队,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等集团领导被安排在不同的小分队中,随时赴基层采访。他们都有任务:每人全年采写来自基层的文字稿件不少于5篇。

  宁夏广播电视台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在全区各市县多个地方蹲点、采访,关注社会动态、社会热点,特别注重抓住普通人的感人瞬间,聚集社会正能量。

  《新消息报》开设“影像宁夏”“宁夏笑脸”“民情直通车”“草根呼声”等专栏,并在社区和农村挂牌成立10个基层工作站,作为观察基层的窗口和进行扶贫、调查等活动的阵地。

  4年来,宁夏媒体围绕“走转改”这个主题先后开设专栏116个,刊发“走转改”稿件15000余篇。

  在宁夏新闻史上,没有一个栏目比“走转改”这道风景更壮丽。

  “走转改”是一道逶迤在塞上大地的长城!宁夏新闻界的每一个记者,都为它垒过一砖一石。

   改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追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依然有新闻工作者行走在路上,用饱含激情的笔端和镜头,流淌出有温度的文字和画面

  “这是我凌晨四五点爬起来跟拍红沟梁村孩子们步行上学的图片,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要走5公里才能到学校,有些孩子才上学前班,只有五六岁。”宁夏日报摄影记者王鼎用鼠标翻着照片,屏幕上,以四五个孩子为背景的天空随着照片的翻动逐渐变亮。

  红沟梁是海原县西安镇白吉村的一个自然村,王鼎过几个月就要去一次,每次在村民家里住上三五天,和村里人一样喝着漂着羊粪蛋的窖水。“在采访中,我和朴实的农民交朋友,现在已经拍下了5000多张反映他们生产生活的图片。以后我会一直跟拍下去。”王鼎说。

  已过古稀之年的老新闻工作者李笑说:“我们当年下乡有‘三件宝’:采访包、‘11路’、羊皮袄。”他的采访包里装有采访本、手电筒、针线包、灭虱药,“11路”是两条腿,靠走路,搭便车,坐班车采访。到了山区,还有一件宝:打狗棒。随着时代的进步,记者有了新的“三件宝”,手机、汽车和电脑。

  改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追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有新闻工作者行走在路上,用饱含激情的笔端和镜头,流淌出有温度的文字和画面。

  今年6月26日,宁夏广播电视台记者祁鹏、刘健两人各扛着20多公斤的设备和8公斤的宿营装备,徒步14小时,登上了海拔3556米的宁夏最高峰——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在深山中拍摄了一天半。他们说:“采访的过程特别苦,心里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完成任务的那一刻,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左眼:0;右眼:0.03。

  这是新消息报记者马骋两只眼睛的视力。

  虽然眼前一片漆黑,虽然怀揣着一级残疾人证,虽然写稿离不开随身携带的一个50倍的放大镜,35岁的马骋依然凭借非凡的毅力成为宁夏新闻界践行“走转改”的楷模,他的足迹遍布批发市场、背街小巷……在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挖掘出了“新闻富矿”,月平均发稿量40余条,年发稿量在报社名列前茅。

  宁夏新闻网记者祁灜涛,用一双发现的眼睛,记录下了“面条哥”“撑伞妹”“宁夏蓝天”……这个网名“七道阳光”的年轻记者,是腾讯和网易的知名博主,他说:“基层没有多么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带着发现的眼光和关爱的情怀,走进火热的生活,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真实的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2014年12月15日,按照中宣部等部门的统一部署,“走转改”活动升级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

  丁建峰是宁夏日报一名摄影记者,在用相机捕捉镜头的同时,他尝试着给本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写稿,《驼巷村脱贫记》《马文章开家族大会评感动人物》《女检察官刘镯和11张假收条》等来自固原山区的稿件,让同事惊呼,丁建峰文字功夫怎么突然长了一大截。

  原来,他发现了新闻写作的最核心技巧——就是故事化,就是讲好故事。

  好记者一定会写好故事,会写好故事的记者才是好记者。

  越是网络信息爆炸时代,由专业记者和优秀通讯员生产的故事化的新闻越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因为它体现了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最稀缺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质。

  一个个精彩故事是时代的回响,是道路的见证,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它们、记录它们,就是在为今天的时代立传。

  行走在路上,在塞上广袤的田野上与新闻相遇,在火热的生产建设一线与新闻相遇,在老乡家的炕头上与新闻相遇……宁夏媒体捧出了《博士在“车间大学”深造》《唐继成家的家庭座谈会》《李海燕的“百家饭”》《世界级工程的宁夏样本》等一批有故事、有温情的稿件。

  基层的同志普遍反映,走基层走近了他们的生活,走进了他们的心坎儿,新闻鲜活了,更加耐看了。许多编辑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让我们找到了新闻的本源所在,自身的价值所在。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行走在路上,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在上演。行走在路上,我们倾听塞上大地的呼吸与心跳,感受宁夏发展的强劲足音,记录宁夏各族干部群众在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将宁夏声音传递得更远,更远……(记者 李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