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吧2018】刘晓鹏——国粹“义务”传承人

17.04.2018  11:11

  “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在银川市兴庆区五小,你随时有可能遇到一个“小戏迷”,头头是道讲起一大段京剧知识来,甚至情绪来了还会字正腔圆地唱上几句京剧唱段。一所小学,拥有如此浓厚的传承国粹氛围,这和刘晓鹏老师执着8年的义务辅导分不开。

  每周三下午,是刘晓鹏雷打不动去银川市兴庆区五小义务指导京剧表演培训的时间。这样的“义务”工作,他坚持了8年之久。兴庆区五小也由此成为银川市为数不多经常能够听到地道京剧唱段的小学校园。

  “提拳、立掌,膀如弓”,刘晓鹏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京剧表演中的身段和程式动作,叮嘱“眼神千万不能飘”,如何一招一式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年近花甲的刘晓鹏,目光炯炯,气度非凡,几十年京剧表演“唱念做打”的功夫,让他的身形与众不同,用行话说就是“站如松,坐如钟”。

  1959年,刘晓鹏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这是他父亲和许许多多京剧艺术家们支援宁夏的第二年。1958年,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宁夏,原中国京剧院四团全体支边来到宁夏,从此,京剧这门国粹在塞上江南开枝散叶,宁夏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京剧成了值得骄傲的重要一环。

  刘晓鹏3岁随父学戏,8岁时跟团到煤矿演出,小学四年级,他已经可以给班里排练《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片段,直到后来成长为国家级京剧表演艺术家,数十年的浸淫,京剧已彻底融到刘晓鹏的血液和骨髓里。

  今年59岁的刘晓鹏是国家级京剧演员,出生梨园世家,3岁开始和父亲学戏,8岁登台表演,京剧已经融入他的血脉中。

  梨园行讲究的是代代传承,薪火相传,刘晓鹏深受这种精神的影响。2013年退休后,他不忘继续培养更多的京剧演员。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他自愿分文不取到各中小学校传扬京剧艺术。现代社会很多人并不理解京剧表演的意义所在,对此刘晓鹏颇感遗憾:“做为一个中国人,不懂得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情何以堪?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又怎样屹立于世界之林?刘晓鹏认为,“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他的良心活儿。“我最大梦想是尽我微薄的力量和所学的这点浅薄的知识,多传授给人们一些东西,让咱们的孩子能把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下来。老祖宗的东西真的不能丢。

  杨宗保、李琳、吕布、周瑜、唐僧,这些俊美的京剧人物扮相都是刘晓鹏在舞台上演绎的历史人物。如今,他最大的梦想是传承民族文化,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说到做到,刘晓鹏2013年从京剧院退休后,开始担任“京剧辅导员”,义务指导广大京剧爱好者。8年来,他一直义务担任兴庆区五小的京剧指导老师,从骑自行车到骑电动车,每周风雨无阻。他有高血压,常常是先吃药后上课,回到家后累成“一滩泥”。在他孜孜不倦的义务指导和示范下,银川市兴庆区五小在成为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示范基地之后,西幼小学、金凤六小也相继成为京剧培训基地。

  春种秋收,在刘晓鹏的不懈努力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终于结出丰硕果实:他培养的五小音乐老师鲁淑庆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培养的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从2015年开始和他一起,积极推广全区“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开展京剧知识讲座150场。

每周三下午,刘晓鹏都风雨无阻地去银川市兴庆区五小义务指导京剧表演。

  最近,2018年度全区“戏曲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启,刘晓鹏带着5位优秀青年演员首先走进贺兰县的10所学校,创新讲座形式,立体演示“生旦净丑”的角色和“唱念做打”的功夫,让学生们零距离体验京剧的魅力,亲身感知国粹之美。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刘晓鹏感觉自己离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在他看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记者 蒋萍 姚振国 徐静 胡俊 文/图 葛龙/视频)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几十年来,在家时,刘晓鹏老师天天都关注戏曲方面的书籍和电视节目。“曲不离口”是他一生的功课。

以“三大文化”统领宁夏文化发展
——我区召开座谈会研讨如何传承和发展宁夏地域文化 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