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 攻坚筑辉煌

22.01.2016  17:00
 

  回眸“十二五” 攻坚筑辉煌

  ——解读《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五年一个刻度,银川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五年一个跨越,银川又将站上新的历史起点。1月21日,银川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议通过了《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遵照中央“三大战略”和“四个全面”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创新发展的引领规划;是新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未来五年统筹全市各级各领域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

  本报分上、中、下对《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解读。

  纵览纲要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章,首先对“十二五”进行了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银川市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五年,也是银川市改革开放、富有成果的五年,是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辛福感的五年。

  五年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布署,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自治区建设“四个宁夏”的总要求,深入实施“2258”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开放内涵式发展,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重大任务,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谱写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图读“十二五

  经济发展指标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0.73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0.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71.28亿元,是2010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84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14倍,年均增长22%左右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71.28亿元,是2010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84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14倍,年均增长22%左右

  结构调整指标为3.9:53.2:42.9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8:53.2:42调整

  民生福祉指标

  ●城镇居民养老全覆盖,参保人数65万●累计拆迁城中村、危旧房屋1661.86万平米,12万群众将乔迁

  新居

  ●民生投入累计794.7亿元,占财政支 出80%左右

  ●民生投入累计794.7亿元,占财政支出80%左右

  生态文明指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15%,森林覆盖率15.38%

  ●人均公共绿地面 积15.9平方米

  辉煌“十二五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87.8亿元,年均增长13.1%;城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260元和11148元,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1.9%。“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均比“十一五”末翻了近一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亚洲都市景观奖唯一城市综合奖等20余项殊荣,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

  结构调整实现突破

  “经济工作项目化”理念深入人心,“稳一优二提三”成效初步显现。坚持“三精”农业方向,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90%,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战略性新材料、数字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创造了国际国内多个行业“单项冠军”;现代纺织、新能源、葡萄酿酒等产业初见成效,“两化”融合进程加快。软件动漫、文化创意、物联网、云计算、电子竞技、通航产业等新兴产业开始聚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会展经济发展提速,iBi育成中心创造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赞誉的“iBi模式”。“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银川)示范基地”落户银川科技园,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

  民生福祉持续推进

  滚动实施重点民生实事,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大众创业成效显现,就业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组建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70多个校际发展合作体和1个地方高校共建体。新建改造中小学200多所、幼儿园100多所,进入全国首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城镇居民养老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65万。连续五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应保尽保。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47万套240万平方米,已解决中低收入群体1.2万户3.6万人住房难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4.53万人。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全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卫生医疗水平持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不断繁荣,平安银川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不断创新。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安置区、特色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进展迅速;滨河、兵沟、永宁3座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进展顺利,城市路网形成“八横十七纵”架构,交通主动脉趋于完善;城市道路、街巷改造、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不断延伸,快速公交、绿色出行系统稳步推进,水、电、气、热等资源能源供应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功能不断提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工程,闽宁、通贵、良田等特色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洁净银川”、“塞上农民新居”、“幸福村庄”等工程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逐年提高,建立了“大城管”体制和数字化、精细化城管系统。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生态修复能力不断增强,完成二排沟、四二干沟等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气治理等项目加大实施力度,“蓝天工程”扎实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逐步降低,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市域监控断面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量全面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考核要求。绿博园、艾依河景观提升等重点生态绿化工程向市民开放,阅海、鸣翠湖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宝湖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区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认真落实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三规合一”和“多规融合”,带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滨河新区为大银川都市区建设拓展了新空间,贺兰、永宁与城区同城化发展,灵武与开放核心区融合发展,以城区为核心—滨河新区为副中心—贺兰、永宁、灵武为卫星城—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8%。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统筹城乡、简政放权、科技体制、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不断深入,实施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金融强市”取得重大突破,成立金融工作局,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23.5%。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

  开放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两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获批;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科技园、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初见规模。河东国际机场三期顺利推进,实现所有省会城市航线全覆盖,开通银川至首尔、曼谷、迪拜等国际航线;银西高铁启动实施,开辟银川至青岛港等出海通道。连续成功举办中阿博览会,WCA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等多项展会、赛事,招商引资、造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十二五”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94个,到位资金2061.9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增长了33.14%和56.88%。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步伐加快。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严格落实从严治党工作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民主法治建设有序推进。创新“电视问政”、施政“三位一体”监督模式,开展“两不一慢”等整治行动,干部作风明显改善。

  数说“十二五

  20余项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亚洲都市景观奖唯一城市综合奖等20余项殊荣

   90%

  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90%

  75.8%

  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8%

  3.6万人

  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47万套240万平方米,已解决中低收入群体1.2万户3.6万人住房难题

  20%

  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00元,年均增长20%

  23.5%

  “金融强市”取得重大突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23.5%

  2061.9亿元

  “十二五”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94个,到位资金2061.9亿元

  30%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步伐加快,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

  关键词

  亚洲都市景观奖唯一城市综合奖

  “亚洲都市景观奖”是由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亚洲景观设计学会联合主办。2014年“亚洲都市景观奖”的主题为“可持续景观营造幸福未来”。来自中国宁夏的银川、浙江乌镇、贵州习水三个城市获得“2014年都市景观奖”。银川以“生态之都,人居银川”获得城市综合奖,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三规合一”“多规融合

  前者是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后者是以“三规合一”为基础,促进环保、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消防、城市管理等专项规划深度融合。

  “蓝天工程

  2013年,银川市将常年实施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升级为“蓝天工程”,计划5年内,从燃煤控制、工业治理、扬尘防控、机动车尾气治理、能力提升五方面入手,实施85个“蓝天工程”大气污染防治项目。

  iBi模式

  银川iBi育成中心在2013年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打造互联网+孵化重地作为立园之本,精心打造面向所有创业企业免费使用的云计算平台、小微企业“服务超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等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孵化服务”与线下创业服务相互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了一大批小微企业和创业典型。园区发展模式“领鲜”全国,物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开发与应运等2.5新经济业态,实现了裂变式发展和主营业务收入几何式增长,成为宁夏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区、示范区和集聚区。

  “大城管”体制

  2014年,银川市建立全域“大城管”体制,解决协调不灵、推诿敷衍、重复执法等问题,提升城市精细化综合管理水平,优化城市品质。组建“银川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打造城市管理的“银川标准”。(记者 李慧娟/文 孙辉/制图)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