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银榆迈向转型发展新征程

06.08.2015  11:36

  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呼包银榆经济区,自此开启了宁蒙陕毗邻城市抱团发展、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腹地,是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功能区,同时是也是沟通华北和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日前,为充分展示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优势、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势,让更多人了解呼包银榆经济区,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四地的党委宣传部和网信办共同发起组织“呼包银榆全媒体采访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7月25日~8月4日,19名记者先后前往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四地,围绕呼包银榆经济区经济发展新常态、重点

  工作重点项目、大众创新创业工作等进行集中采访,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呼包银榆”的发展与变迁。

  呼和浩特:发展服务业调结构

  “医疗云已经在距离呼和浩特市100多公里的乌兰察布市应用,且已覆盖到了村一级。”呼和浩特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云技术体验区工作人员介绍说,乌兰察布市每个村都有一套医疗检测设备,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完成检测,检测结果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比对。如果出现问题,村民可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医生互动交流,这样既减轻了三甲医院的压力,又降低了村民的就医成本。

  以“中国云谷”、“智慧园区”来打造的呼和浩特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定位为云计算产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引进和培育通信设备、网络运营、服务应用及科研机构等云计算产业链中各环节核心企业。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搜狗等一大批数据企业已入驻,建成并运行的云计算服务器达30万台,总投资达760多亿元。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云计算、电子商务、总部及金融等12个服务行业,培育了10个服务业集聚区。通过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旅游业、养老及健康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比重。目前,呼和浩特市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上半年呼和浩特市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9.68%,已建成各级各类养老服务场所154所。2015年第一季度,呼和浩特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7.9%,然而,2013年该市的三次产业比重还是5:32:63。

  包头: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城镇化率为82.3%,标志性的街道名为钢铁大街,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1.37亿元,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化工和装备业制造基地……工业,是包头绕不过的重中之重。而今,这座草原上崛起的工业城市正在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60多年前,内蒙古草原上建起了全国第三大钢铁基地——包钢,结束了内蒙古不能生产钢铁的历史。如今,包钢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我国主要钢轨生产基地之一,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我国稀土工业的发端地和最大的稀土科研、生产基地。走进包钢生产车间,忙碌的天车、升腾的蒸汽、火红的钢条等景象,完全符合人们对钢厂的认知,然而,自动化的生产线以及厂区内蔚蓝的天空等,则告诉人们这个工业企业已贴上了“现代化”的标签。

  像包钢一样,包头这座工业城市也在转型升级。包头有“稀土之都”美称,在包头稀土高新区,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挂牌成立,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上半年交易破150亿元,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孵化基地、“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基地、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四大基地”搭建起创业链条。然而,包头稀土高新区仅是包头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包头已形成以钢铁、装备制造、铝业、稀土、电力、煤化工等优势产业为支柱,以包钢、一机、北重、包铝、东方希铝、神华煤化工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高新技术产业、非资源型产业为先导的工业体系。

  银川: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作为全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中阿博览会永久性会址、辐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500公里内的区域中心城市,如今的银川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正在向沿黄经济区龙头、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迈进。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不仅是一个城市繁华的象征,更见证着一个城市品位的提升。”多次来银川的呼和浩特日报首席记者张西平在参观完阅海湾商务区后,感慨地说。银川阅海湾作为银川核心地标、中阿博览会永久会址、国家向西开放窗口和平台,以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高端服务业为主,实现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要素高度集中,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水平。通过高起点规划,正在火热建设中的滨河新区着力打造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产业城,实现产城一体、城乡统筹、宜居宜业、组团发展,实现城市重心北扩东移,完成“塞上湖城”向“黄河之城”的转变。2013年12月29日,银川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和封关运营,将形成国家向西开放的宁夏通道,对提升宁夏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拓展中阿经贸合作、引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河一山”历史悠久、文化多元,银川被《纽约时报》评为今年“必去”的46处旅游地。在发展东线黄河旅游观光带中,加快建设滨河新区“全域5A级”景区,使“东带”成为银川滨河新区的旅游亮点。而西线贺兰山文化旅游观光带则凸显“贺兰山”旅游地标。同饮黄河水,塞上一家亲,作为呼包银榆经济圈的核心城市,银川也正在以开放的心态,和相邻地区的旅游资源实现整合,让游客通过无缝对接的交通网络实现互通。

  榆林:着力打造能源硅谷

  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八五”队在陕北的神木府谷境内发现了储量877亿吨的煤炭资源,从此拉开了神府煤田开发的序幕。随着勘探工作的继续进行,惊喜不断出现,上世纪90年代又在榆林的定边靖边等地发现了石油、天然气,在米脂发现了储量巨大的盐田,2015年又在定边发现了我国第一个亿吨级致密油田。30年来,榆林资源开发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源源不断的能源资源输送使榆林成为全国产能大市,目前已经探明地下蕴藏着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石油、天然气、岩盐、高岭土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神木府谷境内“神府侏罗纪煤田”为世纪第七大煤田,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下,榆林成为新丝绸之路上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城市。

  榆林在石油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了世界重要资源——天然气,这是继煤炭、石油后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天然气开发勘探不断有新发现,储量、开采量连年增加,勘探表明,在全市范围内天然气预测储量超过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4072亿立方米,定边靖边天然气田是目前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是“一带一路”上少有的资源能源富集地区。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向东通往北京,向南通往上海等地,是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集散地。

  榆林在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为主的同时,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稀有资源。榆林在传统资源支撑全国重工业发展的同时,新能源产业也在这片土地蓬勃发展,榆林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成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

  能源开发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传统能源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蒸蒸日上,能源经济必将使榆林成为新丝绸之路上耀眼的明珠。

  记者  李阳阳  张碧迁